上虞野藤葡萄

导航菜单

上虞野藤葡萄

浏览 2959 .喜欢 893
喜欢一下
农产品地标农产品地标
发布:小西西
标签: 水果 葡萄
属地:上虞绍兴浙江

野藤葡萄素有“水果皇后”之称,是上虞“四季鲜果之旅”的主打品牌,以其特有的酸甜爽口、清凉润喉闻名于世,先后被评为无公害农产品、有机葡萄等称号。每逢盛夏,跃跃欲试的满园翠色,一望无垠的葡萄长廊,碧叶云天,葡香满园。观赏、品尝晶莹剔透、肉丰汁多的野藤葡萄,抒写一曲又一曲的“葡萄美酒夜光杯”已成上虞“四季仙果之旅”野藤葡萄采摘游的神髓。

上虞野藤葡萄种植历史悠久,在明、清地方志中都有记载,于上世纪40年代起连片栽培。目前,上虞全区野藤葡萄种植面积2万余亩,年产量4万吨左右,主要分布在盖北、章镇等乡镇,采摘期从每年5月下旬持续到10月底。

盖北镇地处虞北平原,南倚孤峰独秀的夏盖山,北濒宽广辽阔的杭州湾,沧海浊浪变成一马平川,中碱性土壤孕育了生机盎然的迷人绿洲,也造就了盖北葡萄鲜甜可口、果味浓郁的独特品质。全镇现有葡萄种植面积1.6万亩,常年产优质葡萄2.6万吨,培育有66个优质葡萄品种,葡萄采摘期横跨夏秋两季,是上虞“野藤葡萄”的主产地,享有“江南吐鲁番”之美誉。

夏黑、甬优1号、含香蜜、贵妃玫瑰等品种已经进入采摘期,其他大多数品种成熟时间在7月下旬,盛夏时节,在上虞沙田水果专业合作社的葡萄园外阳光普照,葡萄架下却是阴翳蔽日,一串串成熟的葡萄,晶莹剔透,味道鲜美。

盖北兴海葡萄基地位于盖北镇兴海村,精品葡萄栽培面积达120亩,基地全部采取大棚设施栽培,建有长300米,宽6米游客休闲观光步道一条。2014年度被评为“四季仙果之旅”三星级采摘基地。

上虞野藤葡萄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境内,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20°36′23″~121°06′09″、北纬29°43′38″~30°16′17″。具体包括百官街道、曹娥街道、东关街道、道墟街道、小越街道、梁湖街道、崧厦街道、章镇镇、丰惠镇、上浦镇、汤浦镇、永和镇、驿亭镇、谢塘镇、盖北镇、长塘镇、岭南乡、陈溪乡、下管镇、丁宅乡等20个乡镇(街道)281个行政村。上虞野藤葡萄种植面积1467公顷,年产量33000吨,保护区面积1403平方公里。

夏黑”果穗圆柱形,穗重500克至650克,果粒圆球形,单粒重8克左右,果皮紫黑色,皮肉不易分离,果肉较硬,味甜。“鄞红”果穗圆锥形,穗重500克至650克,果粒椭圆形,单粒重10克至12克,果皮紫红色至紫黑色,与果肉易分离,肉软汁多,甜酸适口。

相传大禹治水曾到过夏盖山,当时正值初秋季节,气候还十分炎热。山上涧溪干涸,山下咸潮奔涌。跟随大禹治水的众人,因无淡水解渴,都已气息奄奄。正当大禹彷徨无计时,突然发现漫山遍野的绿色藤蔓下竟隐藏着串串果实。他采食后,觉得鲜美润喉,十分解渴,心中大喜,便叫众人一起采食,使危难之中的大禹和治水众人渡过了难关。“这叶似掌状,藤蔓匍匐爬行,果实鲜美润喉,可称野藤葡萄。”大禹对葡萄的赞美一下子传了开来。夏盖山四周居民纷纷上山采掘,移至自家庭院种植,并逐步流传。由于果实酸涩,又是本地山野品种,人们称之为“本葡萄”。

夏盖山村有着栽培传统山野品种——“本葡萄”的悠久历史。1947年,夏盖山村村民陈三元从上海万国苗圃博览会上首次引进了原产于日本的“甲洲三尺”欧亚种葡萄,开启了国外品种在盖北种植的历史新纪元。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又有果农从慈溪引进了“金皇后”欧亚品种葡萄,作为栽培的当家品种。“甲洲三尺”和“金皇后”这两个葡萄品种一直延续到上世纪70年代末。“当时全公社葡萄种植面积544亩,由于是计划经济时代,农民只能充分利用自留地、房前屋后、路旁沟边、山地河面等零星杂地和空间栽培葡萄。”杨永兴告诉记者,这种被称为“庭院经济”的葡萄栽培模式,在盖北成为一大独特的景观。

从1978年起,盖北果农陆续从上海崇明引进了“巨峰”“红富士”等欧美杂交葡萄品种,经过近8年的培育发展,取代了果粒偏小的“甲洲三尺”和“金皇后”两大葡萄品种,成为盖北葡萄的主栽品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改革,广大盖北农民从计划种植体制束缚中解放出来,发挥传统种植优势,大力发展葡萄生产,并逐渐步入规模化发展道路。

1985年,盖北葡萄基地被上虞县人民政府列为商品基地,种植面积由1984年的1550亩增加到4326亩;1987年,经省、地、县13位专家实地考察验收,一致认为:盖北葡萄经济效益显著,总产量占全省42%,平均亩产达到4000斤,在全省遥遥领先,成为当时省内最成功的葡萄商品基地之一。

上虞野藤葡萄,2021年4月被农业农村部公示为“2021年第一批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

上虞野藤葡萄 相关地区

更多葡萄的相关特产
上虞特产推荐更多>
绍兴特产推荐更多>
浙江特产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