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什科羊肉

导航菜单

加什科羊肉

浏览 2684 .喜欢 908
喜欢一下
农产品地标农产品地标
发布:小西西
标签: 鲜肉 羊肉
属地:共和海南州青海
推荐: 网购推荐
加什科藏羊是在特定自然条件下育成的肉毛兼用新种群,产毛量、产肉量都高于土种羊,因其常年生长在高海拔地区,具有抗氧化、生物活性物质高、滋补性强等生物学特征,品质自然淳正、无膻味,深得高端消费者...【更多】
加什科羊肉的基本介绍

加什科藏羊是在特定自然条件下育成的肉毛兼用新种群,产毛量、产肉量都高于土种羊,因其常年生长在高海拔地区,具有抗氧化、生物活性物质高、滋补性强等生物学特征,品质自然淳正、无膻味,深得高端消费者喜爱,是不可多得的滋补美味,也是生产高端羊肉的理想原料

加什科羊肉,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特产,共和县处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具有显著的高原大陆性气候特征。全县海拔2460-5290米,共和县加什科地区生态环境具有青藏高原的一般特征,海拔高、冬春草场海拔高度3100-3500米,适宜养殖羊畜。共和地形的最大特点是山脉与盆地相间排列,由西北向东南延伸。草地类型为草甸草原类草场、山地草原类草场、山地草甸类草场、沼泽类草场和灌丛类草场为主。优势草甸是中旱生的多年生丛禾草和生莎草为主。境内天然草场的牧草资源丰富,优等牧草多种,主要有:紫花针茅、矮生小草、细叶苔草、早熟禾、火绒草、异针茅、披碱草、高山蒿草。此类草场可食牧草比例高,产草量高,草质优良,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强各类牲畜均喜食,适宜放牧各类牲畜。

生长在加什科藏羊保护区域范围内的天然草原,保持纯天然自然放牧,春夏季饮用河水、冬季以采食积雪为主。草场利用采取季节性轮牧的方式,主要采取冬春草场和夏秋草场轮牧,同季节草场内采取划区轮牧的放牧方式。白天放牧,夜晚归圈,放牧员跟群放牧。 加什科藏羊,能适应恶劣的气候和变化无常的高寒环境,在终年放牧无补饲的条件下能正常生活。抗冰雹、风霜、雨雪等自然灾害能力较强,即使在大雪条件下,仍能觅食。加什科藏羊采用自然本交的方式进行繁殖,为优化畜群结构,稳定本地白藏羊生产性能,保持这一优良地方品种资源优势,

营养价值

加什科藏羊是在特定自然条件下育成的肉毛兼用新种群,产毛量、产肉量都高于土种羊,因其常年生长在高海拔地区,具有抗氧化、生物活性物质高、滋补性强等生物学特征,品质自然淳正、无膻味,深得高端消费者喜爱,是不可多得的滋补美味,也是生产高端羊肉的理想原料。

产品特点

加什科藏羊体躯结构协调匀称;头大小适中,光面,嘴巴稍尖;公羊分有角和无角两种,母羊有角或小角;颈圆,长短适中,颈肩结合良好;前胸较深,被腰平直,后躯较丰满;四肢高低适中,强壮有力而端正;体躯呈长方型;全身皮肤无褶皱,全身被毛为白色同质毛,头肢无杂色。

屠宰后从胴体上看,肉色鲜红,有光泽,肌纤维致密,富有韧性。弹性好,指压后的凹陷立即恢复。外表湿润不粘手,切面湿润。脂肪呈白色;煮沸后肉汤澄清透明,脂肪团聚于表面,无膻味、具羊肉固有的香味。味道鲜美纯正、口感好,肥瘦相间、香味浓郁、风味独特等特点,在羊肉中独具特色。

历史民俗

青海加什科羊是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绵羊改良优良品种。

20世纪70年代初,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开展波尔华斯羊杂交效果研究。

1976年,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实行波新藏杂交育种方案。

1977年,共和县部分羊群开始封闭繁育10多年。

1979年,实现杂种化,并开始局部自群繁育。

1988年,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畜牧承担韵“加什科羊育种研究”课题。

加什科羊肉的获奖荣誉

2017年12月2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加什科羊肉”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更多羊肉的相关特产
共和特产推荐更多>
海南州特产推荐更多>
青海特产推荐更多>

加什科羊肉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