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酒是我们祖先最早酿制的酒种,几千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米酒是以大米、糯米为原料,加麦曲、酒母边糖化边发酵的一种发酵酒,各地品种浓淡不一,含酒精量多在10%~20%之间,属一种低度酒,口味香甜醇美,含酒精量极少,因此深受人们喜爱。
1. 米酒营养成分与黄酒相近,乙醇含量低。但是可为人体提供的热量比啤酒、葡萄酒都高出很多倍;
2. 米酒含有十多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体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每升米酒中赖氨酸的含量比葡萄酒和啤酒要高出数倍,为世界上其它营养酒类中所罕见的,因此人们称其为“液体蛋糕”。
人工酿酒是陶器的制造。否则,便无从酿起。在仰韶文化遗址中,既有陶罐,也有陶杯。由此可以推知,约在六千年前,人工酿酒就开始了。《孔丛子》有言:“尧舜千钟。”这说明在尧时,酒已流行于社会。“千钟”二字,则标志着这是初级的果酒。《史记》记载,仪狄造“旨酒”以献大禹,这是以粮酿酒的发端。自夏之后,经商周,历秦汉,以至于唐宋,皆是以果粮蒸煮,加曲发酵,压榨而后酒出。不少西方人都以为米酒是日本人的创造,但岂知,它实际上是中国人首先酿造的含酒精的饮料。而日本酿造清酒的技术是从中国引进的。早在公元前 1500 年,中国的甲骨文中就提到用酒祭祀之事,公元前8 世纪,中国古代诗人也曾作诗描绘人喝醉酒的情景。至迟在公元前1000 年左右,中国就发明了发酵酿酒的技术,使酿出的酒中酒精浓度比普通啤酒至少高三倍。中国优越的造酒技术,在于最早使用曲来酿酒,并且还发现要提高酒中的酒精浓度,只要在发酵过程中不断加进熟的并经过浸泡的谷物即可。这是世界第一流的酿酒技术,它酿出了高浓度的饮料。这种技术只是在数世纪前才流传到日本以及世界各国。因此,可以讲最早发明米酒的是中国。
家常做法
用料:糯米1斤
辅料:甜酒曲2克
调料:水200毫升
1.糯米洗净,放入电饭煲中,加入没过半个手指节的水,糯米饭要煮的比平常的米饭硬,粒粒分明,但要煮熟,根据自己家电饭煲情况加水
2.取出大约2克酒曲,压成末
3.米饭蒸熟以后,闷一会儿,因为糯米比较难熟,而且容易返生
4.闷好的糯米饭放入干净,干燥的盆中
5.分次加入200克凉开水,目的一是降温,二是增加出酒率,每次加入水,都要让糯米充分吸收,加入全部水糯米饭不能成稀糊状,此步骤可以根据经验多加或者少加水
6.待糯米温度降到比手温略高,大约35°左右,撒入酒曲,拌匀
7.拌好的糯米饭,压平,中间留出一个孔,就是酒窝
8.盖上盖子,放在暖气上(盖子不用密封,若是暖气太热,可以用毛巾将盆子包裹,以受热均匀)夏天可以直接在室温下发酵
9.24小时以后,揭盖,酒味飘香,酒窝中渗满清亮的酒
10.糯米块也浮起,米酒就做成了,做成的米酒可以立刻煮了吃,也可以放几天,但需要放在温度较低的地方,夏天要放入冰箱冷藏,一周之内吃完为宜。
适合所有人食用,对中老年人、孕产妇和身体虚弱者更加适合。
在江米酒中打个蛋花、煮些糯米圆子或加入适量红糖则滋补效果更佳。
江米酒不宜久存,冬季可将容器放在暖器上保温,3~4天后也可食用;夏天可在酒中加少许水煮沸,即可延长贮存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