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是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与江西景德镇和广东潮州(一说为湖南醴陵)齐名。德化窑是中国古代南方著名瓷窑,因窑址位于德化县而得名。中心窑址位于福建中部戴云山腹地,此处瓷土资源丰富,水源充足,交通运输方便,是烧制瓷器的理想之地。德化窑历史悠久,历经了千年的风霜,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在世界陶瓷史上“中国白”一词也就成了德化白瓷的代名词,“中国白”原文(BLANC DE CHINE)是法国人对明代德化白瓷的赞誉,他们认为这是“中国瓷器之上品”。正大国际艺术表示德化白瓷因其产品制作精细,质地坚密,晶莹如玉,釉面滋润似脂,故有“象牙白”、“猪油白”、“鹅绒白”等美称,在我国白瓷系统中具有独特的风格,在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国际上有“东方艺术”之声誉。
(1)釉瓷产品:洁白纯净温润、如脂似玉、细腻典雅、晶莹透亮,釉水莹厚,与瓷体密贴,光色如绢。雕塑白瓷线条修长流畅,深刻圆浑,衣袂转折经剔薄修饰,轻盈飘举。
(2)雕塑素瓷产品:洁白纯净、温润如玉、瓷质细腻、清雅透亮、线条清晰。
清代乾隆朝《泉州府志》和道光年间《福建通志》中,在记载德化著名瓷雕艺术家何朝宗时,有如下记载:“何朝宗,不知何许人,或云祖籍德化,寓郡城,若陶磁像,为僧迦大士,天下共宝之";"何朝宗,泉州人,或云籍德化寓居泉州,若陶瓷象,有僧迦大士,天下共宝之”。德化瓷器素有“东方艺术”之称, 颇负盛名,港台及东南亚地区和英美法等博物馆、民间均有收藏。此外,德化窑所制箫笛,明末清初人周亮工在《闽山记》中所称"色莹白,式亦精好,但累百枝,无一二合调者,合则声凄朗,远出竹上。"根据有关方面的考古工作考证,在德化地区已经发现了上百处的德化古窑址。在浔中公社(镇)有祖龙宫、屈斗宫、岭儿、后窑、西门头、大草铺、后所;在三班公社(镇)有内阪、新乾寨、窑垄山、桐岭、旧窑、新窑;在刈坑公社(镇)有许坑、林窑等。足以说明明代德化瓷器产量之大、销路之广。不过到了清代中、后期后,由于当时历史、政治、经济变更原故,德化窑白釉瓷逐步衰退。其原因是明代晚期后,因国力衰退,为应付出口需求,德化窑开始生产青花瓷。故当时窑场数量有所增多,但是德化白瓷的生产反而倒退了,不如明代。再加上终清一代尤其是清中后期,由于许多器物(包括园器、琢器、瓷雕)由逐件手工制作转向成批模制生产,器物由厚重渐趋轻薄,瓷雕作品缺乏生动传神,为追求产量而导致工艺不甚讲究,而且胎土淘洗不精、氧化铁成分增多,亦使白釉不再闪红(明代德化瓷以白中含红为佳)而呈现泛青或泛白,不及明代滋润,釉光日渐糙涩,工艺和胎釉水平总体质量下降。
真品判定一般应掌握以下三个要领:
一是看,方法是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易损部位有无断裂痕,界面是否为旧痕。
二是闻,方法是把瓷器放在一个无任何异味器皿中一段时间,然后在房间或办公室内确定无风静止的状态下,将器物迅速从器皿中取出的一瞬间,立即用鼻子闻断裂口及其它部位之味道。这种方法至少可以印证以下几个问题:
1.可以判断出断裂缝是用什么粘合剂胶接;
2.根据气味的强弱,可以判定断裂口胶接的大体时间;Ⅲ也可以断定除使用各种粘合剂外,还可能使用了哪些化学药剂。
三是舔,方法是先刷牙漱口,清除口腔中异味后,在物品的无上釉部分轻轻舔一下,接触面尽能大些,看是否有异味,一般情况是,凡舌头感觉有轻微“麻”之现象,这件物品通常是使用过酸性化学药剂浸泡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