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主页

永春漆篮

搜索
位置: 首页 全球特产 福建 泉州 永春
  • 永春漆篮
  • 永春漆篮
  • 永春漆篮
  • 1
  • 2
  • 3

永春漆篮

标签: 工艺品
简介:永春漆篮是福建闽南地区一种著名的汉族漆器手工艺品。漆篮作为重要的生活用品,在闽南地区广泛流行,是早年民间嫁女的必备妆奁品、陪嫁品。也是迎神祭祖、寿诞喜庆、拜亲会友等重大节日装盛物品的器具或作为互相馈赠的礼...
地标:
5211人喜欢

永春漆篮是福建闽南地区一种著名的汉族漆器手工艺品。漆篮作为重要的生活用品,在闽南地区广泛流行,是早年民间嫁女的必备妆奁品、陪嫁品。也是迎神祭祖、寿诞喜庆、拜亲会友等重大节日装盛物品的器具或作为互相馈赠的礼品。

漆篮已成为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年闽南人漂洋出海到达东南亚,漆篮随之成为华侨文化的一部分。许多东南亚的华侨回到故乡,回去时总要带上几个漆篮,以此寄托思乡之情。

永春漆篮做工精细、盛水不漏、摔打不破。篮盖放在地上,百多斤大人站上去,纹丝不动。整个篮精巧玲珑,,锃光明亮。大小规格品种100有余,大的多层,直径42厘米,高72厘米,可盛装二三千克物品,不仅能提,还能挑,逢年过节,装满食品,吊挂在通风透气的悬梁上,就是一个既卫生又别具特色的“空中菜橱”。

大约在明朝,永春龙水村的手工匠就开始用竹子编制篮、盘、箩、笼等日用器具。他们对篮子的制作十分讲究:要把竹子劈成薄如纱、细如丝的竹篾,编成篮后,抹上桐油灰,裱上布,上生漆,并在竹篮上精心绘饰各种金色图案。这种漆篮,很快在闽南地区流行起来。

“竹篮打水水不空”,说的是福建省泉州市永春漆篮,独特的加工工艺使它能盛水不漏,其制作技艺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制作漆篮的技艺,如果细分的话,有30多道。而按大步骤来说,可以分竹编、灰工、漆画堆雕三步。

竹编

漆篮的原材料是当地盛产的毛竹。在64岁的村民郭清柏手里,竹子被锋利的篾刀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不断分下去,直至成为粗细不一的篾片。篾片厚度根据漆篮的要求,最细的堪比头发丝。篾片为经,篾丝为纬,在巧手编制下成了篮。篮有大有小,有扁篮、格篮、盛篮,还有盒、盘。

这些编好的竹篮,相比于漆篮成品,就叫“篮胚”。

灰工

人们常说“竹篮打水一场空”,可这漆篮却因为第二步“灰工”,变得坚固轻巧、盛水不漏。

“灰工”,可以理解为抹灰。今年74岁,有着56年“灰工”经验的郭云永老人说,先挖来田里的土,晾晒后研细,过筛,留下细如面粉的土粉。细土粉加入桐油搅拌,成了“油灰”。“灰工”的程序非常繁多,先用石灰水煮篮胚,整理篮型,把篾头割掉,然后在篮身上抹灰。按图案剪出布样,裱布,裱纸。篮底和篮身还要上细灰,再修削、磨灰,上清油、黑油。前前后后,有大大小小20多道工序。

漆画堆雕

漆画堆雕是漆篮的“画龙点睛”之笔。

漆工的工序大致是这样的:生漆加工,篮身刷磨,洗篮,上漆,放在水里水磨,再上漆,上金箔,安金线,描朱红,安金朵。

经过漆画堆雕,“灰头土脸”的漆篮,变得华丽大方。

传漆艺述永春漆篮闽南神篮嫁娶婚庆民间手工竹编大漆拜拜烧香篮子
传漆艺述永春漆篮闽南神篮嫁娶婚庆民间手工竹编大漆拜拜烧香篮子
¥209 【月销10】
搜索:永春漆篮
搜索:永春漆篮
永春漆篮 相关地区
更多漆篮的相关特产
热门永春特产
  • 永春芦柑 永春芦柑
  • 永春篾香 永春篾香
  • 岵山荔枝 岵山荔枝
  • 永春佛手茶 永春佛手茶
  • 永春老醋 永春老醋
  • 永春白番鸭 永春白番鸭
  • 永春参桂养脾散 永春参桂养脾散
  • 永春榜舍龟 永春榜舍龟
  • 热门泉州特产
  • 安溪铁观音 安溪铁观音
  • 德化黑鸡 德化黑鸡
  • 德化白瓷 德化白瓷
  • 惠安余甘 惠安余甘
  • 湖头米粉 湖头米粉
  • 黑乌龙茶 黑乌龙茶
  • 德化淮山 德化淮山
  • 衙口花生 衙口花生
  • 热门福建特产
  • 福鼎芋 福鼎芋
  • 福鼎白茶 福鼎白茶
  • 福州茉莉花茶 福州茉莉花茶
  • 连江鲍鱼 连江鲍鱼
  • 宁化薏米 宁化薏米
  • 白芽奇兰茶 白芽奇兰茶
  • 连城地瓜干 连城地瓜干
  • 福鼎栀子花 福鼎栀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