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青梅是广东省普宁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普宁青梅以其果大、肉厚、核小、酸度高;果皮柔韧、不易破损、肉质柔软、晒干率高、色泽鲜艳、成品保色期长等优点而著称,誉满海内外。
普宁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潮汕平原西缘,东毗汕头市潮南区,南邻惠来县,西南连陆丰市、陆河县,西北接揭西县,东北界榕城区。在东经115°43′10″~116°21′02″,北纬23°05′40″~23°31′48″之间。北回归线从市境北部通过。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3] 是广东省最适宜生产种植青梅的区域。普宁青梅的主产区分布于南阳山系和铁山山系的南麓,该区山地辽阔、山清水秀,植被保存完好,灌溉水源水质清洁无污染。土层深厚肥沃,土壤多属微赤红壤土,成土母质为花岗岩风化物,有机质含量高,全氮、碱解氮、全钾、速效钾含量中上,全磷、速效磷中等,为普宁青梅生长发育奠定了稳固的物质基础。在山系南面系普宁市与惠来县交界的大南山,是一道天然的挡风屏障,能有效阻挡来自海洋的强台风,降低了台风对青梅的影响;冬季,青梅主产区北面有高耸的南阳山、铁山阻隔,挡住北风,有利于青梅的正常授花授粉。
青梅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脂肪油)、碳水化合物和多种无机盐、有机酸。青梅果实中有机酸含量一般在3.0%-6.5%,远远高于一般水果。青梅所含的有机酸主要是柠檬酸、苹果酸、单宁酸、苦叶酸、琥珀酸、酒石酸等,具有生津解渴、刺激食欲、消除疲劳等功效,尤其是柠檬酸含量在各种水果中含量最多,柠檬酸是人体细胞物质代谢不可缺少的重要酸类,它能促进乳酸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恢复疲劳,且有益于钙的吸收。青梅营养丰富,低糖高酸,其T值(糖酸比)仅为0.2,是梨的1/70,杏的1/8,比柠檬的T值还低。其次,它具有合理的钙磷比,其Ca/P≈1:1,是开发儿童和老年保健食品的最佳食物。
普宁青梅以其果大、肉厚、核小、酸度高;果皮柔韧、不易破损、肉质柔软、晒干率高、色泽鲜艳、成品保色期长等优点而著称,誉满海内外。
普宁有传统种植青梅习惯,栽培已有700多年历史。清朝乾隆十年(1745年)出版的《普宁县志》第九卷土产篇 “果之属”中就有“普宁梅”的文字记载,这是“普宁青梅”名称的最早记录和历史源头。建国前青梅主要分布在高埔河、梅林河、大坪河流域的自给型零星少量面积种植,并有“高埔河沉船、酸了龙江”之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普宁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地方特色经济的发展,确立了特色经济发展战略,加快了南阳山区乡镇和铁山山系二大青梅栽培基地的建设。高埔、船埔、大坪、梅林、大坝镇和后溪乡、大坪农场、马鞍山场等15个乡镇场开始大面积种植青梅。
普宁果梅加工制品品种丰富,主要有干湿梅、咸水梅,蜜饯类有蜜梅、酥梅、陈皮梅、情人梅、相思梅、甘草梅、话梅等,还有梅酱、梅酒、梅汁等三大系列几十个 品种。其中“酥梅”以其色泽雅观、肉质酥脆、品质上乘,具有原果风味而被评为“国家级新产品”,被外商誉为“凉果之珍品”。普宁青梅制品80%以上出口,产品畅销日本、韩国、东南亚、欧美、俄罗斯以及港、澳、台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普宁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
1997年被第三届全国农业博览会认定为名牌产品,并被载入《广东省优稀水果图谱》。
2008年12月1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普宁青梅”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5年11月27日,普宁青梅被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评选委员会评为“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
2017年11月15日,普宁青梅被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评选委员会评为“广东省第二届名特优新农产品”
2008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决定对“普宁青梅”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