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称之"木本粮食",素有"铁杆庄稼"的美誉,栗子味道甘美、香甜,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自古以来,被人们视为上等食品。据《本草纲木》记载:栗子味甘性温,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之效,药用价值很高。《本草纲木》上介绍, 人有内寒, 暴泄如注,食煨栗二、三枚顿愈。板栗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唐代医学名家孙思邈曾说:“栗,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生食治腰、脚不遂。”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他的医学名著《本草纲目》中说,吃食栗子可以益气血、养胃、补肾、健肝脾;生食还有冶疗腰腿酸疼、舒筋活络的功效,栗还有驱寒止泻之效。其对人体的滋补功能可与人参、黄芪、当归等比美,而又价廉易得,所以,倍受历代医家推崇。
其中位于燕山山脉的燕山板栗属于华北品种群,栽培历史悠久,具有香、甜、糯的独特风味,主要分布在燕山山脉的河北和北京辖区内。燕山板栗又称京东板栗,在我国的板栗生产中具有独特的地位,是我国传统的出商品,享誉海内外。
近年来,随着我市认真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大力发展板栗产业,大力推行板栗生产标准化,加强板栗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实现了燕山板栗生产品种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燕山板栗”的产量和品质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和改善。目前,密云县、昌平区、平谷区和延庆县等四区县板栗种植面积达2.627万公顷、年产量超过1450万公斤,产值12340万元,涉及5.77万农户。
而北京燕山山脉板栗种植基地就坐落在北京市昌平区长陵镇北庄村,位于昌平北部山区,全村总面积7平方公里,现有农户326户。据了解,昌平区的板栗种植面积现有4万多亩,年产量达115万公斤,是当地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多年来,一直行销日本、韩国、新加坡、东南亚等地,仅出日本就在每年2.5万t左右,在我国板栗出创汇方面具有不可动摇的品牌优势。
籽粒大(每市斤40粒左右),色泽油光发亮,肉质松,味香甜,糯性大等特点。加之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使我区所产板栗闻名海内外。燕山板栗外形美观,底座小;果形端正均匀,平均每公斤栗果120-140粒,大的每公斤80粒;颜色呈红褐色,鲜艳有光泽,有浅薄蜡质层,皮薄,较其他地区的板栗硬、实;果仁呈米黄色,易剥、不粘内皮;果仁含水52%以下,蛋白质4%左右,碳水化合物38%以上,膳食纤维2%以上,VE40mg/kg以上,钙150mg/kg以上,铁4.5mg/kg以上,Vc230 mg/kg以上,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及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
燕山板栗以果实大、果肉饱满、皮薄易脱、味道香甜著称。其产地北京市内的各个季节都有销售,并且口感甜、水分足,很受消费者欢迎。此外,燕山板栗还有果型玲珑、边果以椭圆型、圆形为主的特点。
在品质上,燕山板栗的坚果皮薄,涩皮极易剥离。果肉则细腻、糯性强、香味浓,且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其产地北京市内的各个季节都有销售,并且口感甜、水分足,很受消费者欢迎。
此外,燕山板栗还有以下特点:
产地:主要分布于北京市内的各个季节,并且口感甜、水分足,很受消费者欢迎。
外观:果型玲珑,边果以椭圆型、圆形为主,颜色多为深褐色或浅褐色。
品质:坚果皮薄,果肉饱满,甜而不腻,香味浓郁。
营养价值: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食用方式:可以直接食用或者用于烹饪菜肴,如栗子鸡、栗子排骨等。
燕山板栗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俗内涵。在古代,燕山板栗是皇家贡品,专供皇室享用。据说,明朝永乐皇帝曾下令大面积种植燕山板栗,以满足皇宫对美味和营养的需求。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清朝末年,使得燕山板栗成为京郊乃至全国的名品。
在民间,燕山板栗也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意义。据说,燕山板栗的种植和食用习俗与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在婚丧嫁娶等重要场合,燕山板栗常常作为礼品赠送,表达祝福或哀思。此外,燕山地区还有以燕山板栗命名的传统节日和活动,如“燕山板栗节”等,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在2004年和2008年,密云被国家林业局分别授予“中国板栗之乡”和“燕山板栗”地理标志的荣誉称号。
燕山板栗在京津冀果王争霸赛中荣获“果王”称号。
燕山板栗在京津冀果王争霸赛中获得果品金奖。
承德市参选的果品在京津冀果王争霸赛中获得1个“果王”和5个果品金奖。
此外,燕山板栗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也得到了广泛认可,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独特的口感,使燕山板栗成为了广大消费者喜爱的食品之一。同时,燕山板栗的种植和加工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增收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