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县历史悠久,是中国古典文学大师罗贯中先生的故乡,也是全国四大葡萄名产地之一,素有“葡乡”之称。清徐周围环境的阳光、热量、水分和养分的分配,产生了非常宜于葡萄这种落叶木质藤本的生长繁殖区域。清徐果农在漫长的农事活动中,摸索到这一自然规律。他们祖祖辈辈在这里发展葡萄生产,精心培植了龙眼、黑鸡心、玫瑰、屏儿等二十多个品种,历史上最高年产量达到一千多万斤。清徐县,早已成为山西省葡萄的集中产区,也是我国葡萄的主要产地之一。
每100克果实中含蛋白质0.2克,钙4毫克,磷15毫克,铁0.6毫克,胡萝卜素0.04毫克,硫胺素0.04毫克,核黄素0.o1毫克,尼克酸0.1毫克,维生素C4毫克,维生素 A 0.4毫克,钾 252毫克,钠 2.0毫克,镁6.6毫克,氯2.2毫克。果肉柔软多汁含蛋白质0。4%,脂肪6%,糖18~22%,还含有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另含有葡萄糖、果糖、蔗糖、本糖以及酒石酸、草酸、柠檬酸、苹果酸等多种营养成分。
清徐葡萄的特点是,皮薄、粒大、糖分高,色彩鲜艳。全县种植的葡萄,解放前有十八个品种,解放后引进三十多个新品种,现在栽植的有五十多个品种。葡萄主要有白、紫、黑三色。白色的,如水晶白玉;紫色的,似颗颗玛瑙;黑色的,象串串宝石。此外,还有珊瑚般红色的,金子般黄色的,朝霞般粉红的。一般说,每粒大约有七、八分长和四至五分的圆径。它们的果汁象蜜糖一样甜,具有浓郁的香味儿。尤其是屏儿,成熟后可以剥去表皮,切成薄片再吃;还可以入瓢煎炒,做成下酒的佳肴。主要品种黑鸡心,果穗大,平均重四百四十八克,圆锥形;果粒着生紧密,平均重四点五克,鸡心形,果粉厚,黑紫色;果肉淡绿色,柔软多汁,含糖量17%左右,含酸量1.5%。
葡萄,在我国史书记载中也写作“蒲陶”或“蒲桃”,原产于欧洲、亚洲西部,北非洲和北美大西洋沿岸。相传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从大宛国带回来的。《齐民要术》上说,“汉武帝使张骞至大宛,取葡萄实,于离宫别馆旁种之。”据载,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酒是葡萄酒。一九六七年在法国南海岸的一个海湾的十八米深的海底沙层中,发现了一条二千年前古罗马的沉船。船上的数千个双耳陶瓶里盛着葡萄酒。这些埋藏在水下经过了两千年的葡萄酒,味道越发醇厚香甜。唐朝时山西省的著名诗人王翰,是并州晋阳人。他与陶《凉州曲》诗中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名句。据《晋书·地理志》记载:“汉改雍州为凉州”。为此,从王翰的生活环境、活动场所以及写诗的背景分析,清徐县种植葡萄的历史相当悠久。 很早以前,清徐县(当时称清源)大批出产的葡萄干,以粒大饱满无坏粒和干净无杂质而行销东北三省、北京、天津、上海和武汉等地。
拔丝葡萄
葡萄250克,鸡蛋3枚,干淀粉、面粉、白糖各适量,花生油500毫升。葡萄洗净,放入开水略烫后取出,剥皮剔籽,沾上面粉;把鸡蛋清打入碗内,搅打成蛋白糊,再加入干淀粉拌匀;锅放火上,倒入花生油烧至五成热,改用小火维持油温,将葡萄挂蛋白糊后,放人油锅慢炸,至浅黄色时倒入漏勺沥油;取净锅放火上,放入适量清水,加入白糖,炒至糖变色能拉出丝时,倒入炸好的葡萄,挂匀糖浆,起锅装入抹上一层芝麻油的盘内,配凉开水食。此方具有补气血,强筋骨之功效。适用于气血虚弱,神疲心悸,风湿痹痛,腰膝无力,神经衰弱等患者食用。无病者食之则有滋补强壮身体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