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麦冬是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特产,慈溪麦冬的药材外观性状,呈纺锤形,两端略尖,长1.5~4厘米,直径0.3~0.6厘米。表面灰黄色,纵纹明显,质柔韧,断面黄白色,半透明,中柱明显呈木质化,质坚韧,直径0.6~0.8毫米。气香而特异,味甘、微苦,嚼之有粘性。
慈溪麦冬产地范围所及土地,地势相对较高,排水方便;土壤类型属钙质潮土亚类淡涂泥土属夜阴地土种,由流沙板地经长期耕作逐渐演变而成,土壤有良好的团粒结构,土性柔软,耕性优良,毛管发达,土壤通透性好,肥水供蓄能力强,且具夜潮性。慈溪麦冬的药材外观性状,呈纺锤形,两端略尖;表面灰黄色,纵纹明显,质柔韧,断面黄白色,半透明,中柱明显呈木质化, 质坚韧;气香而特异,味甘、微苦,嚼之有粘性。
2006年至2016年的10年间,慈溪麦冬的种植面积已经逐年增加到6000亩以上,但每年真正作为药材采收的麦冬面积却徘徊在1000亩上下。截至2018年11月,慈溪市麦冬种植面积5000亩,年产出麦冬250吨,实现产值3000万元。
慈溪麦冬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介于慈溪市六塘与十塘之间的北部平原,包括慈溪市崇寿镇、胜山镇、新浦镇、庵东镇、坎墩街道及现代农业开发区等6个镇(街道、开发区)44个行政村。
麦冬主要含沿阶草苷、甾体皂苷、生物碱、谷甾醇、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等,具有抗疲劳、清除自由基、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以及降血糖的作用。另外,麦冬有镇静、催眠、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抗肿瘤等作用,尤其对增进老年人健康具有多方面功效。
麦冬喜温暖湿润,降雨充沛的气候条件5-30℃能正常生长,最适生长气温15-25℃,低于0℃或高于35℃生长停止,生长过程中需水量大,要求光照充足,尤其是块根膨大期,光照充足才能促进块根的膨大。
据史料记载,早在明朝成化年间(约1471年),慈溪已有人种植麦冬;稍后,明朝的医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浙麦冬已有评价,称“浙中来者甚良”。而当时“浙中来”的麦冬主要产自两个地方,一处是杭州笕桥一带,另一处就是慈溪天元(时属余姚)一带。
清朝末期,宁波药行兴盛,药商云集,姚麦冬已成为宁波三大浙货之一(其他两种是白术和象贝),产量在1000箱上下(约15万千克),各帮药商争购姚麦冬,远销日本、台湾、香港及全国各大药店。
民国五年(1916年)版、庚申仲夏《余姚六仓志》卷十七相关记载:“麦门冬产塘北沙地。一曰麦门冬,俗称麦冬,初栽花园(园在天元市西)(即今慈溪市天元,1954年前属余姚),后渐广,故昔以花园子著名,今迤东出者较胜,产地设行收买,运销甬江药铺,输出各地,产额甚巨。”
新中国成立前,浙麦冬盛产于余姚坎墩至长河之间(今属慈溪),东西长20余里,南北宽3至5里,约有250余村2000户种植,面积在4000亩左右。其中尤以民国十四年(1925年)最盛,种植面积达1万亩以上,产量100余万公斤。
新中国成立后,自1950年至1990年的41年间,有27年慈溪麦冬产量占浙麦冬总产量的80%以上。自1950年始,国营土产公司兼营麦冬,并在坎墩设点收购;1955年,麦冬生产列入国家计划,由于生产受自然灾害及政策价格等因素影响,面积产量起落幅度很大,1975年以后产销基本恢复正常,常年种植3000亩左右,收购量近200吨,部分供出口;20世纪80年代,慈溪麦冬达到鼎盛,最高年份总产量超过1000吨,尤其是在新浦、胜山等地,成为该地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21世纪以后,慈溪麦冬的种植面积也有过一些起伏,但最近几年有慢慢恢复的迹象,自2015年开始,种植面积已经超过6000亩。
2019年6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慈溪麦冬”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