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历史“窑州”之称的蕲春县管窑陶器厂,始建于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600多年来,延续手工拉坯成型、手工皮千画花、土龙窑烧制等独特的传统工艺,生产具有日常实用和艺术收藏价值的缸、炉、罐、坛、壶等100多种陶瓷产品,畅销于16个省市74个地区和6个国家。是湖北省历史悠久的著名陶产区。
管窑手工制陶历史上主要分布在赤西湖的周围,每个村子的村民大都以治陶为主,并且村子均以姓氏为陶窑名,即:肖家窑、洪家窑、沈家窑、操家窑、王家窑、万家窑、芦窑、李窑、管家窑等上百家制陶作坊。管窑手工制陶采用的陶土是取自赤西湖畔的胶泥,即湖底沉积下来的黄土粘土。胶泥有黄、白胶泥之分,湖底表层的粘土称为黄胶泥,其性硬,只能做缸、瓮、盆、壶等造型简单的陶器;湖底深层沉积的粘土称为白胶泥,其性粘,可塑性强,能制作较为复杂的精致陶器。明代以后,管窑手工制陶吸收了当地比较盛行的剪纸贴花装饰技法和镀饰内容,出现了刻画,剔花工艺,初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在清晚期至民国时期,管窑手工制陶在继承前期制陶技艺的基础上,又受到当时国画等艺术的影响,以中国画大写意技法为基础,把图案构成形式巧妙而生动的绘制在器物上,纹饰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管窑手工制陶技艺中重要的成型工序在明代已初步建立。制陶内部分工日益细化,普通采用练泥、挖坯、盘筑、印坯、画坯、施釉、烧窑等技艺制作陶坯,再装窑,烧窑,包装等工序环环紧扣,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在刻画题材上,主要以生活中的花鸟鱼虫为主,如“喜鹊闹梅”、“鲤鱼穿莲”、“鸳鸯采莲”等为创作对象最具代表性。
蕲春县管窑镇的制陶业生产可追溯到明朝洪武三年(1369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素有“窑州”之美称,是湖北省著名的日用陶和工艺陶产区之一。它秉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制陶工艺的精华,生动完整地再现了古老的制陶过程。
明朝正统年间(1436年),陶业生产由原来的肖姓独户小作坊发展到肖、洪、沈三家合股建上、中、下三条作坊,一条土龙窑。利用江边丰富的陶土资源和长江水路运输优势,大量生产日用陶产品,从业人员由20多人猛增到200多人,产品由原来的10多种发展到100多余种。生产程序为:挑泥、晒泥、脚练泥转入手工捏、打、拉坯成型,通过凉、晒、验进入土制龙窑以松柴作燃料,进行烘、烤、烧过程,根据经验采取唤、增、闭火技术,直至烧为成品。生产工具主要有泥镐、托板、车盘和龙窑。
十五世纪中叶,清朝乾隆三十年(1766年),随着社会进步和民间手工艺技术的发展,陶产品逐步由粗向细,从版向花转化。陶工逐步在陶坯上采用手工皮千画花,使陶产品披上了美丽的花纹。咸丰六年(1856年)四月12家窑户集资31块银元在垸东南小山坡上兴建小货龙窑一座,并将青釉陶烧制成功。从此,古陶披上了色、花盛装,实现了质的飞跃。尤为盛名的手工绘画王、叶姓女艺人,练就一手高超的手工绘画本领,在陶坯上随手摸、点、画出花种各异和千姿百态的鸟、鱼、虫、兽等图案,随后又创造出刻花、贴花技术,加上色釉的装饰,深受国内外用户的喜爱,其产品远销日本、菲律宾、新加坡等6个国家。
建国初期,管窑手工制陶得到政府的关心和支持,1950年组建了铁器生产合作社;1958年改名为岚头矶工艺陶器厂,管窑陶器厂,李窑陶器厂,芦窑陶器厂;1958年何纯之先生荣幸出席了中国首届工艺美术大会,同时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评为全国优秀民间艺人。“文革”后期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文化艺术重获新生,管窑手工制陶也迎来了一个艺术的春天。岚头矶工艺陶器厂制陶技艺不断提高,先后研制出稀土系列彩釉,代替了原来的铅釉,同时把陶器由低温型转为高温型,(窑温达1200度左右),胎釉结合较前更为紧密,彩釉更加艳美。
1987年,管窑镇被湖北省政府命名为“陶器之乡”,其产品先后有350多个品种,310多种花色问世,曾多次获国家、省、市创新设计奖和质量奖,产品畅销欧美、日本、东南亚各国和香港、台湾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26个省市。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出国访问时曾以管窑陶器作为礼品赠送外宾。
2013年,管窑艺人何良法、何登明、范成雄等人在中国第十四届工美展上再次获得二金一银大奖。2014年,何良法大师作品受邀参加“提壶观顶2014国际壶艺交流展”。管窑镇2014年被湖北省文化厅命名为“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何良法大师率先在2014年注册成立“湖北明窑陶艺有限公司”,注册专利产品“管窑红”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