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甸石柱人参

导航菜单

宽甸石柱人参

浏览 7207 .喜欢 2185
喜欢一下
农产品地标农产品地标
发布:林夕
标签: 滋补品 保健品 营养品 药材
属地:宽甸丹东辽宁

宽甸石柱人参,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振江镇石柱子村特产。

宽甸石柱人参,是中国人参中的优良品种,因产地而得名。石柱参体形酷似野山参等优点而驰名中外,体形千姿百态,深受用户欢迎,石柱参药性较强,栽培15年以上的石柱参药用价值近似山参,人参总皂甙含量远远高于一般园参。

宽甸石柱人参的优点,形体和优良的药用价值是受土壤气候和栽培技术所技术所制约,丹东地区的宽甸县在鸭绿江和部分浑江流域,有适宜栽种石柱参的自然环境条件,因为当地的特殊的种植条件,所种植的人参有着抗疲劳,抗缺氧,耐高、低温的药理作用。

(1)、外部感官

宽甸石柱人参与其他普通参比较,芦细而长,体较短,膀头较圆,纹深而密(主要集中在体的上半部),须细长柔软、清疏,与山参无大差别,与普通参差别明显。

培育的石柱参有四个品系:圆芦、线芦、草芦、竹节芦。

(2)、内在品质指标:

人参所含有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皂甙类,衡量中药人参的有效成分多少主要是测定人参根的总皂甙和人参单体皂甙的含量多少。

采用薄层层析—比色法进行有效成分人参总皂甙的测定,并以12年生石柱参总皂甙的含量也随着增加。10年生以前随着年龄增多,总皂甙增加迅速;而10年以后,增加减慢,从表中还可以看出,12年的石柱参总皂甙含量较比园参高36%,而比山参仅低17%。因此,12年生石柱参所含的总皂甙远远高于园参,近于山参。

经过测定人参单体皂甙的含量,结果是石柱参的Rb1含最多的是在11年生,Rb2在10年生。所以,2OS-原人参三醇不是年头越长含量越多;而Rb1、Rk1、2OS-原人参三醇是随着年头增多而增加,以人参单体皂甙平均数看12年生石柱参略高于山参为11%,而比园参高达40%以上。

宽甸石柱人参是石柱人利用野山参种源,经几百年的人工驯化栽培而来。

相传在四百年前的明朝万历年间(1572-1620年),山东有七翁结伴到辽东鸭绿江畔的深山老林里采参。在这地方采参特多,为了今后采参能找到这个地方,就在石柱村上屯街西的三岔路口,竖起一块二米多高的石柱,在石旁同时栽了一株榆树,石柱子村由此得名。

清朝同治初年(1862年),从山东来了三个人,一个孙姓,一个孔姓,一个孟姓,被人称为“三人把”,他们冲破禁边封锁,联合在建参园,名“广兴国”。

清朝光绪十八年(1892年),石柱众参户议立公德政碑。

民国初期,石柱子村出现了柱参“三大家”,石柱子共有柱参3000多帘,年产量200公斤,年头最长的达30年,芦长达10厘米,体须可达70厘米。

民国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日伪统治下柱参生产萧条,年产量下降到100公斤左右。

1949年后,“三大家”2000帘柱参变为集体财产。

1955年,宽甸满族自治县柱参仅存200帘。

20世纪60年代初,宽甸满族自治县柱参有700多帘。

20世纪70到80年代,由于柱参收购价格过低,栽柱参不如普通园参,宽甸满族自治县很多人主张砍掉柱参栽马参。

1987年,石柱村民始重视种植柱参。

2012年,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石柱人参总生产规模2000亩,2.2万帘,年产鲜商品参500公斤。

2012年08月03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宽甸石柱人参”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宽甸石柱人参 相关地区

更多人参的相关特产
宽甸特产推荐更多>
丹东特产推荐更多>
辽宁特产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