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良蹦砂、盲公饼、西樵大饼被称为佛山的“三大手信”,其中又以大良蹦砂最具影响力。大良蹦砂是以糖盐面团制片,折卷后切捏成蝴蝶形,油炸则成的一种顺德传统小吃。它形似蝴蝶,色泽金黄,甘香酥脆。“蹦砂”在大良本地话中就是蝴蝶的意思,而这种油炸的小食形状似蝴蝶,故而”蹦砂“之名也有内在的一层诗意。
大良蹦砂,始制于清乾隆年间县城东门外的成记老铺,初为脆硬薄片,后经李禧记改进,风味甘香酥化,咸甜适度,原料品种为精面、蚝油、葱蓉、榄仁、南乳等,现时制作多为南乳蹦砂。
“蹦砂”的传统制法十分复杂,首先要将面粉分成几份,分别加上酵母,白糖、南乳等十几种味料,用木棍研成薄片,卷成长筒形,用刀切成一片片,捏出蝴蝶形状,再用油炸至金黄色。看似简单的过程,做起来十分考验人心性,手工进行操作层层工序,尤其是对着大油锅,那种感觉真可是热过桑拿。
大良磞砂咬下时香脆无比,会发出“嘣”的一声脆响;入口后起沙开化,有着流沙般的细碎声响,所以才得名“蹦砂”。
到过顺德大良镇的人,只要细心留意一下,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大凡有“李禧记”字号的磞砂店,其隔壁或者不远处必有另一家也打着“李禧记”字号的磞砂店。
李禧记,以姓名为其店号,设址华盖路,早年从业小食,后改业柿霜饼,产品洁白,状如银毫(相当于二分硬币),小巧精细、清甜冰凉,入口即化,并有止咳润肺功效获得青昧,因而行销畅旺,饮誉省内、港澳、星洲各地。“适逢成记后人梁兆祥歇业,李禧记起而继之,制作经营大良蹦砂,沿用李禧记店号,历经三代至今,产品以其色香酥化而脍炙人口,闻名遐迩,成为人人称道的畅销佳品。”
大良蹦砂前身是油炸脆硬的薄皮,由清朝乾隆年间大良县城东门外的“成记”老铺出品。直至在一八八二年,即清光绪年间,李禧记改进“蹦砂”,使之风味变得甘香酥化,独特风味而闻名四方,渐渐地才形成了如今的“李禧记”这个老字号。
一百多年来,“李禧记”三代传人从未间断过制作“李禧记”蹦砂,使其传统风味、制作工艺代代相传,并也不断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制作,如今已形成了口味丰富系列产品。
将面粉与白糖、精盐、南乳、小苏打和清水750克,揉和成面团,再压制成厚0.3厘米、宽18厘米的长条。在面粉条中间抹1层花生油,再抹1层水,边缘外不抹油,只抹水,卷成5层圈的圆柱形卷,粘边朝下,压成一边高一边低的倾斜长条。按0.2厘米厚切片,每四刀1块每一至三刀不切断,第四刀切断,然后捏成蝶形。将花生油煮至四成热,将蝶形的面粉团分批炸至金黄色,捞出沥干油即成。
1997年李文辉制作的大良蹦砂获得“中华名小吃”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