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陇灯笼

导航菜单

西陇灯笼

浏览 15 .喜欢 15
喜欢一下
非遗非遗
发布:xiaobai
标签: 工艺品
属地:普宁揭阳广东
推荐: 网购推荐
西陇灯笼是广东省普宁市西陇村传统手工业。西陇村的灯笼是用细如牙签、薄如纸张的竹篾编织而成,在潮汕方言中“竹”和“德”同音,所以老辈人常说道德高尚的人,才能享受到彩灯上所写的“财丁兴旺”的祝语...【更多】
西陇灯笼的基本介绍

西陇灯笼是广东省普宁市西陇村传统手工业。

西陇村的灯笼是用细如牙签、薄如纸张的竹篾编织而成,在潮汕方言中“竹”和“德”同音,所以老辈人常说道德高尚的人,才能享受到彩灯上所写的“财丁兴旺”的祝语。

西陇村的灯笼规格齐全、款式多样、技艺独特、技术精湛、玲珑美观、质朴价廉、应用广泛,产品远销海内外,久享盛誉,人们选择灯笼时,习惯在前面冠上产地“西陇”二字,久而久之,“西陇灯笼”便成为这种用竹篾编织的灯笼专用名词。

西陇灯笼都是圆形的,象征团聚和圆满,同时灯笼的光是金黄色而又通明柔和,反映了人们追求幸福光明和祥和的愿望。

历史民俗

西陇灯笼的来源悠久,据《辞源》注述:相传西汉时民间艺人就用各地所产的竹、木、葛草、麦秸兽角、金属等材料制作彩灯,到了唐代,已形成元宵观灯的风俗,并形成购销元宵灯的灯市。唐玄宗年间,曾颁布农历正月十五日前后三夜为元宵灯节。西陇用竹编制的灯笼,除了少数属于平时祠堂或富家所用之外,主要是属于庆元宵的彩灯类,相传编制的技术是明朝初年何野云(道教名师,俗称虱母仙)为西陇建寨门时所传授的。

在西陇还有个日出千丁的传说,元末明初,虱母仙云游至赤寮时,为乡赤寮贤达士聘请为地师,建造北门,据虱母仙考察地形,必有玄机,问及主人,是否要日出千丁或年出千丁。主人答要日出千丁。虱母仙应主人心意。按艮坤乾巽之卦法造北门。并于横粱上刻下“乾美门”三字。永保赤寮为埠头集市,与日俱增。时移世易已六佰余年历史。

获奖荣誉

2007年4月,西陇灯笼制作技艺被列入揭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7年12月,西陇灯笼被评为普宁市十大名优特产之一。

2022年,灯彩(西陇灯笼)被列入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普宁特产推荐更多>
揭阳特产推荐更多>
广东特产推荐更多>

西陇灯笼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