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蚕丝是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石泉蚕丝,生丝色泽均匀,呈乳白色或淡黄色,呈现“细、圆、匀、坚、净、柔、韧”特性。理化指标:生丝规格 20/22D、纤度偏差≤1.20den、纤度最大偏差≤3.45den、清洁≥97.5分、洁净≥94.0分,均匀二度变化≤3条。
石泉蚕丝产自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石泉县境内地形复杂,山峦叠嶂,北高南低,海拔高低悬殊大。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水由西向东横贯石泉县,南北重峦叠嶂,中部河流纵横,呈“两山夹一川”之势,是秦巴山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北部秦岭山高坡陡,南部巴山山势稍缓,多呈浑圆状山脊,中部沿汉江两岸及池河下游,系在第三纪断陷基础上发育起来的串珠式河谷小盆地,俗称“坝子”。
石泉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冬、春季雨量少,气候较温和,夏季气温较高,秋季湿润多雨。主要气象资料为:年平均气温14.5℃,年极端最高气温41.4℃,年极端最低气温-10.8℃,年平均气温14.6℃,气温年较差25℃,年平均气温日较差10℃,年平均相对湿度73%,年平均降水量873.9毫米,最大冻土深度8厘米,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适宜种桑养蚕。
石泉蚕丝产地范围为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城关镇、云雾山镇、曾溪镇、中池镇、后柳镇、喜河镇、熨斗镇、两河镇、饶峰镇、池河镇、迎丰镇共11个镇现辖行政区域。截至2017年底,石泉县有桑园面积7.3万亩,年养蚕7万张以上,蚕丝企业年产白厂丝630吨、真丝捻丝600吨、丝织家纺用品20万套,蚕桑产业综合年产值达16亿元。蚕桑丝绸已形成制种、养蚕、缫丝、织绸、制衣、副产品开发一体化的产业格局。
生丝色泽均匀,呈乳白色或淡黄色,呈现“细、圆、匀、坚、净、柔、韧”特性。
生丝规格 20/22D、纤度偏差≤1.20den、纤度最大偏差≤3.45den、清洁≥97.5 分、洁净≥94.0 分,均匀二度变化≤3 条。
西汉时期,石泉县是中国蚕桑丝绸生产的重要产区和丝绸外贸商品出口基地;
清朝道光十三年,《石泉县志》中记载了石泉蚕的养殖状况;
1984年,石泉县在池河镇出土汉代古文物“鎏金蚕”。
2018年8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长宁苦笋”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20年7月27日,石泉蚕丝入选中欧地理标志第二批保护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