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黑米

导航菜单

洋县黑米

浏览 16647 .喜欢 6100
喜欢一下
国家地理标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地标农产品地标地理商标地理商标
发布:绿色乡野
标签: 粮油 粗粮
属地:洋县汉中陕西
推荐: 网购推荐
洋县黑米,陕西省汉中市洋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洋县黑米古称“粳谷奴”,外皮墨黑,内芯雪白的,有“黑珍珠”、“世界米中之王”的美称。黑米是一种药食兼用的大米,米质佳。黑米种植历史悠久,...【更多】
洋县黑米的基本介绍

洋县黑米,陕西省汉中市洋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洋县黑米古称“粳谷奴”,外皮墨黑,内芯雪白的,有“黑珍珠”、“世界米中之王”的美称。黑米是一种药食兼用的大米,米质佳。黑米种植历史悠久,是中国古老而名贵的水稻品种。洋县黑米具有较高的营养和滋补价值。

陕西省洋县地处汉中盆地东端,北有秦岭屏障,南有巴山阻隔,汉江由西向东横贯其中,形成东南北三面环山,中部低平的小盆地。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温暖湿润、雨量充沛的气候特征,为黑稻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黑稻分布于该县汉江北岸的马畅、湑水、戚氏、城关一带。其海拔460—480米,年干均气温14.7℃,年降雨量813.6℃,年日照时数1824.6小时,无霜期239天。与汉中相比较,冬季稍暖,夏季稍凉。黑稻生长、开花时期的气温多在25—30℃之间。全县23万亩水田均适宜黑稻种植,尤以县境西部渭水河畔5万亩老田区为理想的黑稻生产基地。该区水资源丰富,水利设施良好,光热充足,土壤肥沃,以冲积沙质黄壤为主,有机质子均含量3.78%,PH值7.4,硼、锌、锰、铜等微量元素齐全。土壤色泽青黑,生产出的黑米墨黑透亮,米质细密。

地域范围

洋县黑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陕西省洋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洋县黑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洋政函6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陕西省洋县洋州镇、贯溪镇、戚氏镇、谢村镇、龙亭镇、?水镇、磨水桥镇、马畅镇、溢水镇、黄安镇、四朗乡、长溪乡、白石乡等13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营养价值

据商业部食品检测科研站和陕西省粮油检测站、西北农业大学中心化验室分析测定:黑米含蛋白质9.56%—11.8%,比普通大米高37%,比国际大米质量标准高3.81%;含脂肪2.37%—2.8%,比国内大米质量标准高2.9倍,比普通大米高1.3%—2.5%;还富含16种氨基酸,平均高于普通大米15.8%。每百克含缬氨酸754毫克、亮氨酸1261毫克、赖氨酸249毫克、苏氨酸419毫克、异氨酸357毫克、精氨酸915毫克、组氨酸385毫克、苯丙氨酸518毫克,这8种氨基酸含量平均较普通大米高15.85%;每百克中尚含有维生素B10.21毫克、维生素B20.16毫克。此外,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其它营养成分,如铁、钙、锌、钼、硒等多种矿物质的含量,亦大大高出普通大米。因此,有“世界稻米之王”的美称。

产品特点

洋县黑米、香米、寸米,被称为“米中三珍”。洋县黑米古称"粳谷奴",外皮墨黑,内芯雪白,有"黑珍珠"、"世界米中之王"的美称,具有较高的营养和滋补价值。《洋县志》称:“黑米、香米、薏米、桂花米,乃贡米也”,把黑米列为洋县“四种优质奇米”之冠。

洋县黑稻属禾本科稻属,其传统品种为籼、糯两种。洋县大面积种植的黑谷是洋县农业科技人员选育的矮黑谷新品种,被陕西省命名为“秦稻一号”,株高93—98厘米,株型紧凑,叶短而直,茎秆粗壮,不易倒伏,分蘖力较强,穗长18—20厘米,每穗粒数100—130粒,千粒重25—26克,颖壳浅褐色,米皮紫黑发亮,胚乳白色,呈圆筒形,比香米略扁长。生育期135—140天,亩产300—350千克。在丰产栽培条件下,亩产可达450—500千克。洋县黑谷属中迟熟品种,糯性中等,感温、感光性较强。

洋县黑米之“黑”,主要是因为米内,特别是糊粉层中富含有大量的黑色素,其主要成分为吡咯素,它是黑米的精华。

历史民俗

洋县黑米是中国最早食用的优质稻米之一。《诗经·大雅·生民》中,就有“诞降嘉种,维秬维柸,维糜维芑。恒之柜柸,是获是苗”的诗句。据汉中师院李星教授考证,秬、柸之类乃黑糯的前身,黑糯即由此繁衍培育而成。

史书称黑谷为黑黍。《毛传》称:“柜是黑黍之大者”。晋代崔豹《古今注》谓:“稻之粘者为黍”。宋代罗愿《尔雅翼》述:“庶人荐黍,有露仁、矮人、马尾、黑谷、罩粒五种”。就其种植范围,又述:“稷、黍、稷、稻,梁之属皆该有之也”。梁州,即今汉中地区。故黑米出汉中,据今约有3000年以上种植历史,比张骞培育黑糯的传说要早得多。1980年,考古工作者在洋县范坝村发掘春秋平王姬宜臼年间的古墓时,发现墓葬内有此米。可见,早在2600多年以前,洋县范坝村一带的先民就已种植并食用黑米了。

洋县黑米历史悠久,据《洋县志》记载,黑稻原产洋县,由西汉博望侯张骞选育而成。他将其奉于武帝,帝大悦,遂列为“贡品”。自汉武帝以来,历代帝王都将洋县黑米列为“贡品”,而成为皇室贵族的珍肴美味。相传,张骞青年时代,勤奋好学,总想将来成才立业。一日他在故乡渭水河畔(洋县和城固交界处)柳林内读书困倦,依柳而眠,悠忽入梦,梦见天上文曲星,即向文曲星求教。文曲星答曰:“你看到黑米之日,就是你发迹之时”。从此,张骞不辞辛苦,不避寒暑,除刻苦攻读外,一有时间,就到田野稻谷丛中去寻找黑谷。找了整整一年,找到了一株带有浓香味的稻穗,这就是后来传下来的香米。又找了两年,终于在汉建元元年(前140年)随父耕作时,发现了一株黑稻,剥开后,米粒全是黑的。这时,正值汉朝鼎盛时期。汉武帝为了消除匈奴对北方的威胁,想和大月氏族建立友好关系,于是公开征聘能担当此重任的人才。建元二年(前139年),张骞应诏,这就是“张骞通西域”的开始。

由于黑米是张骞飞黄腾达的征兆物,此后就精心培育种植,又经过历代劳动人民的选育,一直繁衍至今。如今在陕西关中、四川、宁夏、安徽、湖南、湖北、上海、广东及广西“安家落家”。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庚子之变”,尽管慈禧太后如丧家之犬逃到西安,仍念念不忘洋县黑米的滋补奇效和诱人香味,亲自下旨,令汉中知府进献。

洋县黑米的鉴别真假

第一招看光泽。正常黑米表皮层有光泽,劣质黑米没光泽。

第二招看表皮。正常黑米用手抠下的是片状的东西,若是粉状的则是劣质黑米。

第三招看米心。正常黑米的米心是白色的,而普通大米的米心是透明的,没有颜色。用大米染成的黑米,外表虽均匀,但染料的颜色会渗透到米心里去。

第四招看泡米水。正常黑米的泡米水是紫红色,稀释以后也是紫红色或偏近红色。如果泡出的水像墨汁一样,经稀释后还是黑色,就是假黑米。

获奖荣誉

1985年,洋县黑米在陕西省农产品选评会上,被评为省级优质特种米;同年,农牧渔业部授予全国优质特种米称号,并颁发奖状。

1992年,洋县黑米被载入《秦巴山区土特名产》一书。

1991年10月,国家主席杨尚昆出访巴基斯坦、伊朗两国,选定洋县黑米为出访馈赠礼品。

2006年03月2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洋县黑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更多黑米的相关特产
洋县特产推荐更多>
汉中特产推荐更多>
陕西特产推荐更多>

洋县黑米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