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茶以其“香高、味浓、回甜、耐泡”为特点,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普遍欢迎,成为市场上的畅销产品。 七十年代初引种栽培,八十年代开展一体化经营,九十年代取得了“公司 农户”的产业化发展经验,茶园面积扩大到5万亩,茶叶产量提高到40万公斤,产值达1200万元。形成了“商南泉茗”、“珍眉”、“富硒”、“炒青”四等大类二十多个品种的系列产品。
商南地处中国产茶区最北端,光照充分,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4度,虽受低温降雨量偏低的限制,生长量小,单产较低,但茶叶内含有效成分高,并且不使用任何农药,茶叶品质极佳,形成了商南茶“香高、味浓、回甜、耐泡”的显著特点。
商南原本无茶,旧社会的商南能人开始在商南县试种,历经几十年的努力探索培育,在山上引种成功,开始大面积种茶,将中国的茶叶栽培由南向北推移三百多公里,成为中国最北端产茶区。
商南茶严格区分的话又有春茶和夏茶只说,春茶由于是气温低的时候采摘的,时间早,更加鲜嫩,喝起来清香爽口,随着气温一天天升高,叶子长的越来越大,经过鲜叶采摘-摊放-杀青-炒制-烘焙-包装一系列步骤后大概出厂时候已经是5月中旬,俗称夏茶,夏茶特点是叶子大而厚,叶形完整,喝起来有涩味。
香高、味浓、回甜、耐泡
商南人“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缺茶。”俗说人以吃饭为命,商南人见了茶可就不要命了。早晨起来开门一件事,不吃饭先饮茶,早茶成为早点的代名词。饮茶为习,嗜茶成瘾,若不早饮浓浓的、酽酽的三碗茶,一天的日子便没法打发。说起商南人买茶不像城市人那样买一包两包的,一买就是十斤八斤,背回去慢慢地过日子。每到春茶上市,只见茶场、茶站里,村镇集市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煞是热闹。品茶的人,个个手托云烟氤氲,一杯二杯三杯,叫得薰薰欲醉。买茶的人,肩扛手提,络绎不绝。
1 特种茶类(商南泉茗高山茶)加工工艺流程为:商南泉茗高山茶鲜叶→摊放→杀青→清风→初揉→初干→做形起毫→烘培→拣剔→包装
2 常规茶类(普通商南泉茗茶)加工工艺流程为:普通商南泉茗茶鲜叶→摊放→杀青→清风→初揉→初干→做形起毫→烘培→拣剔→包装
3 加工场地在加工期间不应存放其他杂物。加工设备、用具、器具应摆放整齐,保持清洁。在茶季开始前应全面、彻底清扫加工场地,清洁制茶器具、加工设备和加工用具,除去防锈油和锈斑。加工期间应坚持每天至少清扫一次。
4 加工茶叶的锅、灶应专用,不能与日常生活炊具混用,炉灶应隔烟隔尘,烟囱设在室外。避免燃料、灰尘污染茶叶。
5 应有足够的摊叶、盛装茶叶的器具,加工过程中应保持鲜叶和半成品不直接与地面接触。
6 炒制茶叶前应用饮用水洗手,进入加工场地应换鞋,并避免抽烟和随地吐痰。患有传染病和皮肤病者不得从事茶叶加工和包装作业。
7 成品茶要存放在干燥、密闭、避光、阴凉的地方或器皿内,防止茶叶吸潮变质、吸附异味。
8 不使用报纸等油墨印刷的纸张包装茶叶,包装用纸达到GB 11680的要求。不允许使用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材料包装茶叶。不应使用盛装过其他物品的食品袋包装茶叶。布袋包装使用前应清洗干净。
9 宜建立规范的以村为单位的茶叶初制加工厂,改农户分散加工为相对集中加工。同时避免过分集中,粗制监造。
“商南泉铭”及“特炒”1988年获省优质产品称号并保持至今;
1992年“商南泉茗”又荣获中国西部名茶促进会“陆羽杯”大奖;
2007年被中国国际茶叶文化研究会列入“中国名茶百强县”;
2012年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跻身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