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再熟悉不过了,它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多少美味佳肴都离不开它。俗话说:做美食就像做人,必须真材实食料,还要去杂选优。其实美食如此,做美食的材料更是如此。
创立于清朝光绪三年即1877年,距今已有140多年历史的酱油老字号——徐同泰,对制作原料的选择极为考究,它只用东北原产地非转基因大豆和当年产新小麦,决不用隔年陈粮,制酱用的水是河上镇一口很深的百年古井,水质清冽甘甜,取之不尽。
徐同泰酱油从选材到制作工艺都极为考究,采用非转基因大豆、小麦为原料,严格按照传统的酿造工艺,靠自然界常温发酵,日晒夜露,遵循12道严格工序,在生产的过程中不添加任何色素以及防腐剂,整个过程大约需要180天。由此酿造的酱油,不仅绿色健康T然,而且具有“色泽淡朴、酱香浓郁、呋道鲜美”三大特色。故有“酱韵飘香百年百里”之说,同时还是澳门豆捞指定的特供酱油。
色泽淡朴、酱香浓郁、味道鲜美。
徐同泰酱油创建于清光绪元年,有着140多年的制酱历史,至今仍然采用古法酿造。
1875年,富阳人徐三春夫妇来到河上镇,因河上镇毗邻钱塘江,地处萧山、诸暨、富阳交界地带,风景秀丽,商贾云集,民风淳朴,夫妇俩被这一片繁华盛景所吸引。精明的徐三春发现这里虽行肆众多,但竟没有一家酱油铺,于是夫妇俩便决定留在河上镇,开始了贩卖酱油的小本生意。由于夫妇俩待人诚信,货真价实,口碑良好,于是生意越做越红火。1877年,徐三春夫妇俩开起的自己的酱油作坊,前店后坊,自产自销,从此开启了这一百年品牌的创始之路。
1886年,徐三春始建酱园,并起号“同泰”。经过徐氏几代人的艰苦创业,以及与米行、槽户等合作,徐同泰酱园慢慢积累了足够的周转资金,到清末民初并购了阜林和记酱油店,建有酒、乳、酱、搪、磨五个作坊,4口水井七头牛,从业人员50多名。1914年,徐三春用500石上好的大米,换取了“两浙盐运使司”颁发的,编号为196号“官酱园”牌匾,这一牌匾保存至今,成为保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历史见证。
徐同泰的酱油,完全采用传统手工制作技艺,水好,用的是古镇上一口很深的百年老井,水清、味甘,取之不尽;主原料黄豆,只用东北黑土地上出产的黄豆;配料小麦,也必须是东北当年出产的新小麦,隔年的陈粮,徐同泰是绝对不让进入酱园的。
酱油的手工传统制作技艺,程序十分繁杂,从一颗豆到一滴酱油的转变,无不渗透着制酱人辛勤的劳动和汗水。
黄豆要先淘洗干净,捞去浮渣,浸泡四小时后,再用大火蒸煮。等到蒸煮熟透的黄豆焕发出金灿灿的光泽,豆香四溢,这时候就可以起锅了。等把黄豆冷却到35℃左右,再将炒熟碾碎后的小麦粉和黄豆进行搅拌融合,让透着麦香的面粉吸附在每一颗黄豆上。
此时,露天晒场上几百口大缸已存好兑了盐的井水,酱工们挑着一担担裹着小麦粉的黄豆倒入大缸,用棍棒再次搅拌,搅拌过程中,加入自制的粬,也就是发酵酶,让黄豆慢慢发酵。三天后,被黄豆汁水沤湿的小麦粉,神奇地变成一层层绿色的绒毛,包裹了小小的黄豆,改变了黄豆的样貌。这时候进行第三次的搅拌,才是真正让黄豆脱胎换骨的起始。搅拌时,绿色的烟雾从大缸里升腾起来,弥散在空气中,带着空气中的湿润和温度,绿色的粉末又缓缓落回大缸。
接下来,就是长达180天的暴晒了,半年的时长,是一个缓慢悠长的过程,那是把黄豆和小麦共同孕育的精灵,交付给大自然呵护的漫长过程;也是一个不能催生,不能速成,只能等待,只能期盼的过程。那个年代的人们,非常享受这种漫长的期盼和等待,酱香和鲜味在时间的河流里一寸寸地浸泡出来。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给豆子测量体温,这是制酱的关键。制酱人都会选择三伏天晒酱缸,因为日头不够猛晒不出香味,而日头太猛又担心黄豆会被晒焦,所以需要不断地掀盖、捂盖,时不时地用木耙搅动已经开始发酵的豆酱,制酱人把这叫做“捣缸”。捣缸的过程也是豆酱汲取天地万物精华的过程,山的味道,水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时间的味道,统统融进了酱缸里。
等到鲜香的气味从酱缸里弥散开来,抵挡不住地飘散在河上古镇的角角落落里……
徐同泰于2008年也被评为首批浙江省老字号企业。
2009年徐同泰酱油的古法手工酿造技艺,已经被授予“杭州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