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半夏为天南星科草本药用植物。全株由根、块、茎、叶花和果实等部分组成。仲春由地下块茎为圆形或偏圆形。中药上所谓半夏即此。《礼记,月令》载:“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故因此得名。鲜半夏干燥后为生半夏,有毒。生半夏加工泡制后为制半夏。因泡制方法不同,又有法半夏和姜半夏之分。
息县所产半夏,在同类药材中为珍品,被称为息半夏。其特点是个大、洁白、粉足、疗效高。9克息半夏可顶外地半夏15克用。半夏性温、味辛。能燥湿化痰。和胃止呕。主治痰湿水饮,胸膈胀满、咳喘、眩晕等症,外用可治肿痛。
息半夏为野生,适应性强,喜温湿,但也耐低温。在地可与小麦等作物共生,在荒坡、堤埂与野草伴长。对土质、地力要求不严。无论砂土,粘土均能生长。关店、临河、陈棚、项店、夏庄、长陵、小茴、包信、张陶、彭店、路口等乡均有。其中以淮河、闾河及其支流沿岸低洼沙壤土地带最多。以陈棚乡宋岗所产为最好。息半夏每年5月、8月两次采挖,其产量在建国前不高,仅有少数私商收购,国家将其作为重要药材收购。促使产量提高。1958年以前每年收购6—7万斤。1958年收购15万斤,以后又下降,1966年收7万斤。文化大革命期间为1—4万斤。以后收购数量逐年下降,有些地方几乎绝种。
息半夏历史悠久,中外驰名。清嘉庆四年所编《息县志》对息半夏就有记载。据息县86岁老中医翟承仁谈及祖父在东北行医时,开药方常用息半夏。1914年美国为祝巴拿马运河开航,在旧金山举办的万国商品赛会上,息半夏参加了展销。建国后,国家将息半夏列为重点出口药材,远销美国、日本和东南亚各国。在香港市场上也很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