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冬荪

导航菜单

大方冬荪

浏览 15329 .喜欢 5167
喜欢一下
国家地理标志国家地理标志
发布:梦里的天空
标签: 菌菇 干货
属地:大方毕节贵州

大方冬荪,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特产。冬荪的正常生长形成温度不能高于20℃,菌柄伸出温度必须在10℃以下,而且湿度要求85%以上,而大方县的气候、土壤、环境条件,十分适宜冬荪生长。

冬荪,学名白鬼笔,又称竹下菌、竹菌、无裙荪,为鬼笔科、鬼笔属真菌,夏秋季节生于林中地上的腐殖质层中,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味道鲜美,口感松脆,有着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冬荪不仅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其菌柄、菌托和子实体还可入药,药性为甘,淡,性温,有活血止痛,祛风除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风湿痛,冬荪还可抑制腐败菌生长,作为食品的短期防腐剂。

大方冬荪的种植方法还主要种植模式还有林下仿野生种植、玉米套种冬荪、火麻套种冬荪,林下仿野生种植法,可以充分利用林下的杂草和枯枝落叶作为培养料,即可以减少森林火灾,又可以使林下废弃物产生经济效益;而火麻林下套种冬荪可以形成一种良好的立体经济模式,火麻籽作为药食两用产品,火麻皮作为纺织原料,火麻杆可以作为冬荪的栽培料,这样火麻即可遮荫,又可形成火麻产业,实现冬荪产业和火麻产业的结合,实现循环发展。

1. 感官特色:

无裙,无臭味,口感脆嫩,久煮不糊。

2. 理化指标:

水分/(%)≤15.0;粗纤维/(%)≤14.0;粗多糖/(%)≥38.0。

大方县冬荪资源主要分布在东线九龙山及周边的乡镇,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收山货的商贩收购野生冬荪销往四川、江浙一带。

20世纪90年代初期,大方县出现自行培种栽种冬荪,主要分布在凤山、百纳、星宿等东片区乡镇。

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冬荪市场价格不理想,农户栽种兴趣下降,栽种面积下滑,导致冬荪产业在10多年的时间内无任何发展。

2011年之后,由于到大方县收购中药材的山货商反馈外省有人收购冬荪,且价格是竹荪的两倍左右,于是,本地农户又逐年增加栽培面积,主要销售网点为昆明、武汉、广州、贵阳和成都等地。

2013年,大方冬荪产量合计在2吨左右,价格为400—450元/斤。

2014年,大方冬荪总产量为6吨左右,单价在280—350元/斤。

2015年,大方县已建成规模化的人工林下冬荪科技示范基地1100亩,冬荪种植基地2500亩;全县种植冬荪的乡镇有15个乡镇,参与合作社21个,带动农户500余户,户均年增收8000余元。

2016年11月0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大方冬荪”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大方冬荪 相关地区

大方特产推荐更多>
毕节特产推荐更多>
贵州特产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