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越西虫草子座多分支或者单生,细长而坚硬,直立而曲折,由寄主口部伸出,高20—30厘米,粗1.5—2.5毫米。头部圆柱状或棒状,褐色,黑褐色,顶端有延长的不育性尾部,粗2—2.3毫米,具假薄壁组织的皮层。子囊壳椭圆形或者卵圆形,400—740*300—450微米,黑褐色,表面生,凸生,成天南星果序列。子囊圆柱形,260—480*8—12微米。子囊孢子透明或微黄色,线状,蠕虫状,多横隔,160—350*2.5—3.5微米,成断裂状,断裂后的孢子小段约10—20*2.5—3.5微米。子囊壳下的壳柄多分枝,新鲜时褐黄色或者黄秆色,偶也成细长的单一直立枝。寄主体内菌丝新鲜时淡乳白色。
寄生于鳞壳目之幼虫体上。多见于海拔1500米以下地带,由多见于竹林丛中的虫体上,凉山州药检所曾以分离出的菌丝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上培养,菌落白色,发育不良,未获子座。
药用菌。当地民间以次代替正品的虫草入药。又滋肺补肾、抗癌等功效。主要成分为甘露醇、麦角甾醇、氨基酸、有机酸、生物碱、硬脂酸等,与冬虫夏草的化学成分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