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各庄大米,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特产,采用粳稻品种,品种全生育期160天至175天。2016年7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柏各庄大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其保护范围为:唐山市曹妃甸区内现辖行政区所属的10个农场及3个镇土地上产的大米。
柏各庄位于北纬39度中国温带粳稻的种植带范围内,光照条件好,水稻全生育期可达175天,昼夜温差大,所产稻米营养丰富,品质优良。滦南县柏各庄镇地处滦河下游、渤海之滨,有60多年的种稻历史,柏各庄大米不仅好吃,而且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较高。
大米中含碳水化合物75%左右,蛋白质7%-8%,脂肪1.3%-1. 8%,并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等。大米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所含的蛋白质主要是米谷蛋白,其次是米胶蛋白和球蛋白,其蛋白质的生物价和氨基酸的构成比例都比小麦、大麦、小米、玉米等禾谷类作物高,消化率66.8%-83.1%,也是谷类蛋白质中较高的一种。
由于特殊的退海地理环境,柏各庄所产出的稻米,米质优良,颗粒匀净、晶亮,做成米饭喷香适口,富有糯性,是冀东“三米”(大米、海米、花生米)之一,在国际市场上久负盛名。
柏各庄大米蒸煮时饭香四溢,饭粒结构紧密、富有粘性、油量;入口后滑爽、糯软香喷、口感细腻、软硬适中,有自然稻香之味,产品销往京津冀鲁闽等地,深受消费者青睐。
1. 感官特色:米粒整齐匀称、色泽洁白鲜亮;米饭结构紧密,洁白有光泽,软硬适中,味道纯正,为稻米自然香味。
2. 理化指标:水分≤14.5%,黄粒米≤0.5%,大米呈弱碱性;直链淀粉含量15%至19%;胶稠度≥70mm;垩白粒率≤20%;垩白度≤3%;蛋白质含量6.5%至8.5%。
在长江下游发掘的河姆渡遗址中存在稻作证据。大米历史上最早的种稻人是长江下游的中国先民,早在7000年前,中国长江下游的原始居民已经完全掌握水稻的种植技术,并把稻米作为主要食粮。
柏各庄大米产自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曹妃甸岛是因滦河北移而形成的一条状沙岛海滩,位于古滦河三角洲前缘,距大陆岸线约20千米。曹妃甸区属东部季风区温带半湿润地区,大陆性季风特征显著,年均气温11℃,年降水量636毫米,四季分明,适宜种植水稻。
1955年底,经国家计委、建委批准,河北省政府决定,在滦县南部沿海地区建立国营“柏各庄农场”;建场初期,柏各庄进行了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从滦县渠首开挖渠道,修筑百里引水灌区;1998年,唐山市曹妃甸区实施退水还旱。2012年,柏各庄的农民成立稻米种植合作社。截至2017年底,曹妃甸区水稻种植面积32多万亩,年产20多万吨。
优质大米:米粒饱满,洁净,有光泽,纵沟较浅,掰开米粒其断面呈半透明白色。闻之有清新气味,蒸熟后米粒油亮,有嚼劲,气味喷香。
劣质大米:米粒不充实,瘦小,纵沟较深,无光泽,掰开米粒断面残留褐色或灰白色。发霉的米粒多呈绿色、黄色、灰褐色、赤褐色,且光泽差、组织疏松,有霉味或其它异味。吃起来口味淡,粗糙,粘度也小。这也是陈米的特征。
2014年“柏各庄大米”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产品;
2016年7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柏各庄大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6年10月,第七届唐山农产品展示交易会开幕,柏各庄大米获评“我最喜爱的唐山地理标志产品”;
2019年柏各庄大米获得首届品牌农产品设计大赛获奖作品;
2019年成功申报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打造绿色农业发展的示范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