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迁安的两条河流一直与造纸业息息相关。一条是滦河,另一条是滦河的支流三里河,沿岸很多人家以手工抄纸为生。清光绪五年《永平府志》曾记载,“滦河在县西三里”,“三里河在县东三里”。那时,自三里河的起源地小寨起,沿岸的石辛庄、三李庄、省庄等四十多个村庄皆设立造纸作坊。富裕的人家都独自建纸坊。条件不足的就几家合伙开一支纸磵。穷人,就在纸坊做工。一支纸磵有五个人就可以开工。两个人打下埻,一个人抄纸,两个人晒纸。三里河沿岸的纸坊也曾吸引方圆百里村庄的庄稼人到纸磵做工,他们亦带走了手工造纸技术,如迁安北部李姑店的手工抄纸,就源于三里河一带。
河北省迁安市北依燕山山脉,南临渤海之滨。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广大劳动人民在这里创造了丰富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迁安毛头纸系列曾远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我国著名书画大师刘炳森曾用迁安纸留下“南宣北迁”之墨宝。安手工造纸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手工造诣十分讲究,所造毛头纸、红辛纸、书画纸都是机制纸无法替代的,为民间手工技艺行业中的佼佼者。近年来,随着机制纸业兴盛及市场冲击,迁安手工纸虽价格低廉,却因纯人工操作,用工成本较高,逐渐走向衰落。目前,熟练掌握迁安手工造纸技艺的老人都年事已高,濒危状况十分严峻。
毛头纸因石灰打浆的桑皮纸四周有不齐的毛边,故由此得名。毛头纸有着拉力强、不易损等特点,起初用于糊窗和屋棚用,后经过改进用于书画,迁安国画纸(迁安宣)不跑墨、吸水快,深受国内外书画家的喜爱。
迁安市手工造纸始于元末明初(公元1405年),公元1723年开始兴盛起来,到清末明初最为鼎盛,解放前后遍布迁安各地,曾有手工造纸厂830余家。迁安手工造纸主要以当地盛产的桑树皮为原材料,经过去皮、扁皮、切皮、打油、抄纸、晾晒等工序(均为手工操作),制成毛头纸、红辛纸、书画纸等,是迁安独有的特色产品。
清代,迁安手工桑皮纸达到极致。清朝雍正年间,滦河和三里河沿岸的手工桑皮造纸已经十分兴盛。省庄西邻的三李庄村民,曾于乾隆九年(1744年)捐资修建一座祖师庙,专门供奉始祖蔡伦。每年三月十五日举办庙会,方圆几十里的纸坊都放假,大家都来庙里烧香或看戏。庙前走廊石柱上镌刻着一幅对联:“开抄始于后汉,规模成于大清”,亦是每一个逛庙会的人都要驻足默读或牢记的。可惜的是,蔡伦庙于1952年被毁了。
而要想抄出好纸,就要买到上等的桑条。点火蒸条,锅盖顶上冒汽了,再蒸一个小时左右,方可出锅。这样,桑皮就好往下剥了。把桑捆扔在河里浸泡,等到桑皮被泡胖涨了,再从带冰碴的河水里捞出来,跺在院子里或大门口的两边,冷冻一个冬天,待到开春冰雪消融,被冻干的桑皮亦自动离骨翘起来了。春,剥下来的皮共有三层。第一层,是桑皮最表层又没用的土褐色的软护皮,经过一冻一化,它已经自动裂开或脱落了大部分。第二层,是带粘度的黄胶。浸透漫长的冬寒和春阳之后,黄胶在冻化的过程亦自动掉落了大半。为了彻底去掉表皮和黄胶,还需穿揉。最初,是人或牲口拉着石磙碾压。头遍皮子晒出来,还需要第二次用生石灰水浸泡,皮子又吃光瓮里的石灰水,第三遍入锅蒸一个多小时后,继续用水虑皮,拧干,再摘棍儿,扁皮,然后是甩皮,就是甩去皮子上最后粘连着的那些黄胶。把桑皮抖搂直溜了,再去三里河里透一遍,彻底清洗干净了,就把桑皮捏成饼子,开始捣碓。然后,捋成条,在切皮床子上切皮,再装入古老的石槽里揣,揣完即可下磵抄纸了……
迁安手工造纸被列为河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迁安桑皮纸于2016年被国家质监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