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蒸盆子是陕西省紫阳县汉王镇的著名传统小吃。紫阳蒸盆子制作颇为讲究,原料须有 土鸡、猪蹄、莲菜、红白萝卜、黄花、木耳、香菇、鸡蛋饺子、水发墨鱼及其它干菜,调料有大茴、草果、桂皮、花椒、干辣椒、食盐等,用盆具盛之,用大锅隔火而蒸,原料和调料分步入盆,时间最少不能低于4小时。这道菜原汁原味,汤醇肉香,色香味俱佳,是紫阳传统大菜。
紫阳蒸盆子的发展演变,与紫阳县的地理环境密不可分。汉江由西至东横贯紫阳县全境,任河由南向北流入汉江,构成紫阳“三山两谷一川”的基本轮廓。紫阳山地相对高差大,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最重要的是,紫阳的水质较软,含硒量高,跟本地食材相配合,造就了紫阳蒸盆子的特色味道。
取天成之美,从形色上用功,紫阳蒸盆子做工愈来愈精细,极大地满足了人们传统的审美需求。年复一年,紫阳蒸盆子制作技艺逐渐丰富和合理,并于近代基本固定,保证了紫阳蒸盆子的独特口味。在紫阳,很多民俗民风、民间文化也因紫阳蒸盆子的传承而得以保存至今。
紫阳蒸盆子用料讲究,做工精细,程序复杂,造就了其鲜、香、纯的口感,而且营养丰富,久吃不腻的特点。
紫阳蒸盆子传说始创于汉刘邦时期。当年刘邦带军打仗行夜至紫阳县汉王城,当地军民为欢迎刘邦,特意找来厨师准备大摆宴席,可是军队第二天就要出发,七碟八碗的准备来不及,有聪明的厨师就将猪蹄、母鸡、鱿鱼和当地的黑木耳、莲莱等加入调料,一起放入大乌盆,用大火蒸制一夜。清晨刘邦大军闻香而醒,狼吞虎咽地吃了精光,个个精神焕发,刘邦大为赞赏,问厨师此为何名,厨师以前也从未这样做过,正为难时,猛看见桌上的大乌盆,灵机一动说此菜名叫“蒸盆子”。这是关于紫阳蒸盆子最广为流传的传说,其历史真实性有待进一步考证。但从历年紫阳县境内的考古以及有关史料来看,紫阳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先民居住生息,最早历史从夏、商、周时期开始就有记载,准确的置县时间是1512年底。蒸盆子的具体出现年代已无从考证。
紫阳蒸盆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说,其独特的制作技艺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