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中堆绣

导航菜单

湟中堆绣

浏览 487 .喜欢 31
喜欢一下
非遗非遗
发布:yoyoyo
标签: 工艺品 手工 刺绣
属地:湟中西宁青海

湟中堆绣是青海省湟中县民间传统美术。湟中堆绣是流行于青海省湟中县一带的民间刺绣艺术,主要分布在当地的田家寨、多巴等几个乡镇,其历史可追溯到唐代文成公主进藏时期。湟中堆绣主要表现藏传佛教题材,它以剪、堆等技法塑造形象,多用于唐卡制作。湟中堆绣将刺绣与浮雕艺术结合在一起,粗犷中显细腻,质朴中见华美,呈现出动人的民族特色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从传统堆绣到现代堆绣发展的过程中,湟中堆绣无不隐含着“动”“静”的平衡规则。湟中堆绣的整个造型在体现主题方面一般整体体现出平衡的视觉感觉,用具体的形象直接点明主题,也就是通过造型形象的“动势”与画面整体构图形成对比,使画面形成“静中求动”的视觉效果。

艺僧按照自己的丰富想象和审美经验堆绣出个性鲜明、形态表情各异、藏着神秘故事的色彩艳丽的形象,这些罗汉或降龙、或伏虎、或镇魔、或返老还童,其造型皆达到了静中有动、生动传神、惟妙惟肖的境地。这种状态是常人所不太容易注意到的,需专门观察、寻找并记忆瞬间的运动变化规律及形态,通过绘画或雕刻把它记录下来。这种“记录”是运动的、千变万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符合瞬间的运动情况,体现了“动”“静”平衡中的“动中求静”原则。

湟中堆绣其高纯度的色彩使用及色彩关系对比是青海地区堆绣色彩构成中的重要因素之一。颜色的纯度越高代表其色彩饱和、艳丽,高纯度色彩的对比调和给整体堆绣画面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在堆绣中大量的明暗对比、强烈的冷暖色调交替出现,既增强了堆绣的层次感,又使整体充满强烈的对比。

在绘画中使用夸张的对比手法,会使色彩相比生活中的固有色更加鲜艳夺目。所以,在湟中堆绣中也常会看到这样的表现,主要以红、黄、青、绿、紫为主;其次以素淡雅致的其他颜色和白、金、银等颜色的丝绸互相配合使用,在较为鲜艳的色调中求对比,从对比中求和谐。因此,湟中堆绣在选择绸缎的色彩时,对颜色的鲜艳度、对比度的要求也是较高的。

湟中堆绣从内容题材可分为藏式(宗教)堆绣和汉式堆绣,藏式堆绣内容都以佛经故事为题材,以人物为主,着重于人物造型神态,讲究各色丝绫的配置。其代表作有《藏财神》《宗喀巴》等;汉式堆绣题材广泛,有历史古典人物、花鸟、动物及吉祥图案等。代表作有《红楼十二金钗》《唐蕃古道》等。

湟中堆绣主要表现藏传佛教题材,它以剪、堆等技法塑造形象,多用于唐卡制作。湟中堆绣将刺绣与浮雕艺术结合在一起,粗犷中显细腻,质朴中见华美,呈现出动人的民族特色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湟中堆绣流行于青海省湟中区一带,其历史可追溯到唐代文成公主进藏时期。当时文成公主将中原的丝绸、刺绣带至吐蕃,之后各种织绣技艺逐渐流布到青藏地区,湟中堆绣即是在这一背景下形成发展起来的。明代嘉靖年间,湟中堆绣进入鼎盛时期,至清代中晚期开始衰落。民国初年,二世嘉雅堪布洛桑达杰大力推广堆绣艺术,使之重现振兴之势,在寺院僧人和民间艺人中传承至今。

堆绣工艺品是用各色棉布、绸、缎剪成所设计的各种图案形状,精心堆贴成一个完整的画面,其工序有图案设计、剪裁、堆贴及个别图案部分上色等。一般来讲,图案设计环节主要以客人需求为主。勾草图最能考量艺人绘画技能,也是至关重要的步骤。图案设计完成后,将各色布料比照图案剪裁、粘好,之后再填充以羊毛或棉花等,以使图案凸起,最后将各色布料图案堆贴在设计好的大幅布幔上,构成一组完整的画面。

2008年6月7日,湟中堆绣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Ⅶ-72。 2018年5月15日,湟中堆绣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湟中堆绣 相关地区

更多堆绣的相关特产
湟中特产推荐更多>
西宁特产推荐更多>
青海特产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