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北莜麦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特产,张北莜麦籽粒饱满、大小均匀,富有光泽;籽粒多为纺锤形,有腹沟,表面有茸毛;籽粒长8毫米左右,千粒重25克左右;面粉粉质细腻,麦香浓郁。张北莜麦选用海拔1500米以上无公害、无污染的坝上高寒山区的优质燕麦精制而成,其低脂、低糖、高纤维、高蛋白、富含人体必须氨基酸、维生素、亚油酸和矿物质营养。
莜麦,禾谷类作物。学名裸燕麦。根据播种期早晚分为夏征麦和秋蔽麦。莜麦籽粒瘦长,有腹沟,表面生有茸毛,尤以顶部显著。形状为筒形或纺锤形,莜麦是营养丰富的粮食作物,在禾谷类作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且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其组成也较平衡。由于莜麦营养丰富,耐饥抗寒,在张北被誉为一宝。征麦含糖分少;蛋白多,是糖尿病患者较好的食品。又因脂肪中含有较多的亚油酸。
张北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蒙古高原南缘的坝上,平均海拔1400~1600m,属高寒半干旱地区。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2500~3050h,5~9月份总日照时数1276h,每天日照时数平均8h以上,总辐射为5944.8MJ/㎡,光合有效辐射为2896.8MJ/㎡。充分满足了莜麦对光照的需求。年均降水量397.6mm,主要集中在6~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自然降水规律与莜麦需水规律相吻合,有利于莜麦生长发育。县域内主要土壤为砂质栗钙土和草甸栗钙土,具有通透气好,易吸热等特征,利于莜麦灌浆,颗粒饱满,籽粒色泽鲜亮。
张北莜麦的种植区域为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涉及张北镇、公会镇、大囫囵镇、小二台镇、二台镇、油篓镇、大河镇、馒头营乡、台路沟乡、二泉井乡、海流图乡、两面井乡、单晶河乡、郝家营乡、白庙滩乡、战海乡、三号乡、大西湾乡,共计18个乡镇366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4°10ˊ46″~115°27ˊ39″,北纬40°57ˊ17″~41°34ˊ52″。保护地总面积151万亩,常年种植面积30万亩,年产量5万吨。
张北莜麦中含:蛋白质≥17.0克/百克;脂肪≤6.0克/百克;淀粉≥50克/百克;能量≥1500千焦/百克;总膳食纤维≥6.5克/百克。张北莜麦含8种氨基酸组成较平衡,赖氨酸含量还高于大米和小麦面粉;脂肪和热能都很高,脂肪是大米的5.5倍,小麦面粉的3.7倍。此外张北莜麦中维生素和磷、铁等物质也比较丰富。
张北莜麦籽粒饱满、大小均匀,富有光泽;籽粒多为纺锤形,有腹沟,表面有茸毛;籽粒长8mm左右,千粒重25g左右;面粉粉质细腻,麦香浓郁。
莜麦在各地称呼很多,如“油麦”“稞燕麦”“玉麦,“苏鲁”等。《穆天子传》称“焚麦”,《黄帝内经》称“迦师”,《广志》称“折草”,《稗海博志》称“燕麦”,《史记》称“斯”,《唐本草》称“麦”等等,名称之多,说明莜麦生产在中国历史久远。据山西省志记载,最少有2500年的历史;莜麦种植最早可能起源于华北的高寒地区,后来逐渐成为北部高寒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并从唐代始,从内蒙、新疆、西藏等处被引种到俄罗斯、智利、美国等国家。
光绪二十八年(1902)清朝颁布开垦蒙署令,流民迁入张北地区,莜麦从此在坝上落户。
2020年4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批准对“张北莜麦”实施中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