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沟西瓜,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扶沟西瓜(SalviaeMiltiorrhiae)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地域保护,覆盖扶沟境内汴岗、大新、练寺、固城等16个乡(镇),涉及个403行政村,其保护范围地理坐标为东经114°15′至114°37′,北纬33°51′至34°50′,面积11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3万亩。东西宽35公里,南北长54公里,生产面积30万亩,年均总产量稳定在90万吨左右。扶沟县地处豫东平原,黄泛区腹地,海拔46-72米。有机质含量高,通透性好,无污染源,地表白天升温快、晚上散热急,非常适合西瓜生长及糖分积累。扶沟县境内水资源丰富。水土呈弱碱性、水质优(PH7.5-8.3),土壤通透性好,利排灌,适宜西瓜成长。水土呈弱碱性、水质优(PH7.5-8.3),土壤通透性好,利排灌,适宜西瓜成长。麦收后常下两场雨,瓜秧快长,中下旬干旱利于西瓜生长。有“六一易长穰,十五易长瓜,膨果期干旱、造就好西瓜”俗话。
扶沟西瓜通常有大棚早春西瓜、晚秋西瓜、陆地小麦、西瓜间作、或小麦西瓜辣椒间作。麦瓜套作留茬高,西瓜穰子两边抛,瓜果座在麦茬上,地下害虫难啃咬。扶沟西瓜产地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透水透气良好、靠近水源或有灌溉条件的沙壤土或轻壤土,土壤pH值7.5-8.3,常用的品种有8424、黑美人、龙卷风、花无籽、黑无籽等。扶沟西瓜一般分一级和二级2个等级。一级:8斤以上,瓜形整齐、纹理分明、无破损。二级:6-8斤瓜形整齐、纹理分明、无破损。
河南省扶沟县西瓜种植历史已有十多年历史。1990年,扶沟县江村镇农民开始大面积种植西瓜。2017年,扶沟县生产面积30万亩,年均总产量稳定在90万吨左右。
《本经逢源》记载:西瓜能引心包之热,从小肠、膀胱下泻。能解太阳、阳明中暍及热病大渴,故有天生“白虎汤”之称,白虎汤为汉伤寒论方,功能清热生津,解渴除烦,即指西瓜皮与其同功之喻。而春、夏伏气发瘟热,觅得隔年收藏者啖之,如汤沃雪。《松漠记闻》云:有人苦于目病,令以西瓜切片曝乾,日日服之,遂愈,由其性冷降火故也。
扶沟西瓜果型端正、外观色泽一致,果肉色红质脆,甜爽宜口。扶沟西瓜以优良的品质而著名。经折光计测量糖分在8-12度,瓜心甜度可达13-14度,钾及微生素含量丰富。
河南省扶沟县西瓜种植历史已有十多年历史。
1990年,扶沟县江村镇农民开始大面积种植西瓜。
2008年,扶沟县注册成立了交拓瓜菜专业合作社。
2015年,扶沟县成立联合种植专业合作社。
2017年12月2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扶沟西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