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髻山黑猪是产自于四川凉山普格县的特色养殖品种,被誉为猪肉界的“神户牛肉”,以其鲜嫩口感和极致品质而闻名。螺髻山黑猪是彝族人民在特殊的气候、地理和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经长期自然选择选育而成的原始珍贵品种。
螺髻山黑猪实行草山、草地敞放,白天在野外敞放觅食树叶、草籽、野草、野果、草根等当地天然食料并饮用当地天然山泉水,傍晚牧人将猪赶回畜圈以马铃薯、苦荞、玉米、燕麦、圆根萝卜等进行补饲,确保了螺髻山黑猪独特的品质和风味,螺髻山黑猪肉肥瘦适中、品质优良,肉细嫩多汁,肉味芳香浓郁,品质高。
1、外貌特征
螺髻山黑猪被毛多为黑色,额部多有旋毛;头长,嘴筒粗而直;耳中等大小、下垂;体躯较窄,背腰平直,后躯较前躯略高;大腿下部皮肤常有皱褶,俗称“穿套裤”;四肢粗壮,蹄质坚实,耐寒耐粗饲,适用于粗放的敞放生产等特点。
2、品质特征:
螺髻山黑猪肉与普通猪肉检测结果对比,部分氨基酸含量差异明显。
3、风味特色
螺髻山黑猪肌肉鲜红、系水力强,肌肉大理石条纹明显,肌间脂肪含量高,上述特征反映到口感上是肉细嫩多汁,肉味芳香浓郁。
相传彝族先民以狩猎为生,所获猎物以野鸡等两只脚的小动物为主,野猪和岩羊等四只脚的中等动物较少,野牛等四只脚的大动物最少;恶劣的生存条件导致食物来之不易,先民知道将猎物与族人共享、团结互助才能凝聚力量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生存下来;先民们逐步掌握了先进的生产技术,随着食物的丰富,猎物有时吃不完了,于是出现了动物的驯养;祭祀、祈福、占卦、驱邪、去病等传统的宗教活动及部族之间的交流驯养的鸡、黑猪、羊、牛等动物成了食物的主角;久而久之彝族招待客人逐渐形成了最尊贵的客人杀牛、较尊贵的杀黑猪(宰羊)、一般客人杀鸡的风俗。
螺髻山黑猪是普格县二半山以上山区彝族人民在特殊的气候、地理、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经长期自然选择选育形成的原始珍贵的地方品种。
彝历年是彝族人民为庆祝丰收的重大节日,彝历年家家户户都要宰杀螺髻山黑猪进行进行祭祀,黑色彝族先民认为是富贵、吉祥的颜色,所以年猪多以黑猪为主。年猪肉制成的腊肉、香肠是传统美食;过年猪比赛,谁家过年猪肥膘厚,谁家就多福多吉祥。
普格县民族饮食文化多样,螺髻山黑猪烤乳猪、砣砣肉、猪肚肉、烟薰腊肉、彝家香肠、拜年、赛年猪,许多来普格的游客在螺髻山下都要点名品尝以螺髻山黑猪肉为原料加工的菜品,螺髻山黑猪肉制作腌腊制品成为凉山特产之一。
2015年7月2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螺髻山黑猪”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