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蒸菜是一道湖南的汉族传统名吃,属于湘菜。相传起源于明朝,历经500多年发展。 以蒸腊菜为主,基本菜品有:干扁豆蒸蜡肉丁、 清蒸火腿肉、剁椒蒸土豆、清蒸土家蜡肉、清蒸鸡蛋、清蒸茄子、清蒸干豆角、清蒸芋头,以及清蒸白豆腐、干豆腐、 黄豆腐、黑豆腐、臭豆腐、白沙豆腐、卤豆腐、清蒸青辣椒等。
浏阳蒸菜在蒸制过程中能最大限度地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和营养,避免了煎、炸造成有效成分的破坏和有害物质的产生。浏阳蒸菜含油脂少、热量低,易于消化吸收。蒸制过程中以水渗热、阴阳共济,吃了不易上火,所用调料量少,清淡养胃,有利于消费者的保健养生。
浏阳蒸菜起源于湖南省浏阳市浏阳河的上游——大围山脚下的东区乡镇,隶属于湘菜系列。
相传明初时南京政权的朱元璋派兵与荆湘政权的陈友谅开战,因浏阳人支持陈友谅,朱元璋便血洗浏阳,造成“地广人稀、不见炊烟”的惨象,使浏阳周边省份的人口大量迁徙到浏阳。据《浏阳县志》记载,“宋德佑二年〔1276年〕,元兵破潭〔潭州,今长沙〕,浏遭歼屠殆尽,奉诏招邻县民实其地”。于是外地移民纷纷迁入大围山脚下插草为标,当时移民大都来自江西,成为当地人口的主要来源。明嘉靖年间,一批福建人避倭寇乱,逃入江西宜春,随后,广东人亦接踵而至,竟达数万。他们搭棚而居,被称为“棚民”,明亡后,“棚民”不断反清,遭清廷捕杀,被迫逃亡。其中一部分潜入大围山的深山僻壤,垦地开荒……这些迁入户均保持原籍客家方言,世代相承,被称为“客姓”,当时较平阔的地方均为江西移民居住,“客姓”只好进入山区定居。 客家人离亲别祖,颠沛流离,历尽艰辛,千里迁移,来到浏阳繁衍生息,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客家文化。
蒸菜的形成跟浏阳的客家人的做饭习惯很有关系,过去的农村家庭人口都较多,农务也多,午餐晚餐没有太多时间来做,因而他们通常早上就一次把三餐的米饭都做好,用大锅烧水,烧开后把米倒入煮至六七分熟,然后再捞起来放入饭甑蒸熟,米汤则倒入潲桶拌上米糠给喂猪,而整个蒸煮米饭的时间可达一两个小时,聪明的客家人自然不会浪费时间,在煮饭的间隙,就会把菜配好,待蒸饭时一起放入饭甑,最后饭熟菜熟,一起出锅。既节省时间又能做出美味,是一种简单又实用的生活智慧。
做蒸菜讲究颇多。首先绝不用高压锅、电炉快蒸,大多店家都是早早起床,买新鲜菜或准备特制菜,然后打开蒸笼, 细细漫漫的蒸。 有的菜还要一蒸二蒸三蒸,如蒸木瓜,必须做到七蒸七晒,最后入味冰糖,才叫美味。蒸菜的碗,多为磨纱的粗瓷器,或者干脆从山上砍来竹子,把蒸菜置于竹筒内。蒸之鲜加上竹之香,更为美味。蒸菜用的辣椒分很多种,剁辣椒、鲜红辣椒、鲜青辣椒、浸酸辣椒、浸朝天椒、浸野山椒、晒青椒等等。不同的菜. 入不同的辣椒,放不同的作料,味道自然不同。
2011年8月30日,中国烹饪协会批准授予浏阳“中国蒸菜之乡”称号。2011年12月19日,在第六届中国蒸菜美食文化节闭幕式上,市委副书记吴震从中国烹饪协会常务副会长杨柳女士手中接过“中国蒸菜之乡”的牌匾,浏阳正式获得“中国蒸菜之乡”的称号。
2013年1月,浏阳蒸菜获得“中国地理标志集体商标”。
蒸菜的分量小, 最多不过一个吃饭的小碗大小. 因此不适合海吃. 只能慢慢吃. 多点几样. 每样只吃到7分就行,美味十足, 便没有了分量. 得留下余味. 下次还想吃蒸菜。
吃浏阳蒸菜,得佐上一两个汤。 什么佐都不是美味, 惟独佐水豆腐最好。水豆腐用连夜熬的肉汤冲煮, 出裹前撒上一层盐须菜(即香菜)、青葱, 放上两片空心菜叶子, 火候到好处, 柔润爽口, 汤为鲜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