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充狮子糕

导航菜单

西充狮子糕

浏览 2601 .喜欢 192
喜欢一下
发布:眼光独到
标签: 糕点 零食
属地:西充南充四川
推荐: 网购推荐
西充狮子糕是源自中国四川省南部西充县的一种特色传统糕点,成品的西充狮子糕色泽金黄,形似狮子毛色,因此得名。其最初被称为“寿王糕”,据说创制于清朝光绪年间(约1876年),由杭州西湖的寿春坊斯仁谷...【更多】
西充狮子糕的基本介绍

西充狮子糕是源自中国四川省南部西充县的一种特色传统糕点,成品的西充狮子糕色泽金黄,形似狮子毛色,因此得名。其最初被称为“寿王糕”,据说创制于清朝光绪年间(约1876年),由杭州西湖的寿春坊斯仁谷所创。后来,斯仁谷的徒弟何孬娃继承并发展了这项制作技艺,并最终将这种糕点命名为“狮子糕”。

狮子糕的原料包括西充特产的“白沙糯米”、鲜花醇蜜、米质甜饴、川蔗绵糖、脱皮芝麻、小磨香油和鲜鸡蛋蛋清等。这些原料经过精心挑选和配比,经过多道工序,如浸泡、磨浆、发酵、成型、烘烤等,最终制成美味的狮子糕。

随着西充狮子糕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它不仅在国内市场受到欢迎,还成功漂洋过海,远销至东南亚等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展现了中国地方特色食品的魅力。

产品特点

狮子糕外形呈长方形,色泽棕黄,表面覆盖着浅黄色的芝麻,微微泛着光泽。其口感酥脆香甜,入口即化,油而不腻,嚼起来蜜不粘牙,令人回味无穷。

形态:长方形,表面平整,无斜边缺角。

色泽:棕黄色(呈狮子毛色),表面芝麻呈浅黄色。略有光泽。

组织:结构紧密,上糖衣均匀,无杂质。

口味:香甜酥泡,麻油香浓郁,无异味。

历史民俗

西充狮子糕原名“寿王糕”,其起源可追溯到清光绪二年(1876年)的杭州西湖“寿春坊”,由斯仁谷所创。这款糕点因其色泽金黄,香甜酥脆,入口化渣,回味清香,备受达贤仕人的喜爱,甚至成为西湖县令姚其杭的待客茶点。

西充青狮人何孬娃的故事:

光绪年间,家境贫寒的何孬娃因偷吃族长地里的黄瓜被毒打后,逃离至杭州西湖,饿昏在“寿春坊”门前。

斯力(斯仁谷之子)救醒何孬娃后,因其勤劳和灵巧,收他为徒,教授其制作“寿王糕”的手艺。

光绪十五年(1889年)端午节,“寿春坊”因火灾被焚毁,斯力过度悲伤而离世。何孬娃回到西充,用姐姐家的半间房和买回的糯米等材料,开始制作“寿春糕”。

名字的由来:

何孬娃为纪念师傅斯仁谷的恩情,同时不忘自己的家乡(西充青狮乡),且糕点色泽金黄如同金狮毛色,故将其改名为“狮子糕”。

制作方法

选材与准备:

选用颗粒饱满的糯米,先用清水淘洗干净,然后浸泡4至6小时,确保糯米充分吸水膨胀。

浸泡后的糯米需捞出沥干水分,之后使用碓窝(一种传统的石制研磨工具)将其舂成极细的糯米粉,并过筛,通常要求通过60至70目的筛网,以保证粉质细腻。

熟芡制作:

取部分糯米粉(如0.8kg)放入已经烧开的清水中,边加边搅拌均匀,随后加入熟猪油,持续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形成熟芡,这一步是为了让部分糯米粉预先糊化,增加糕点的黏性和光泽。

混合材料:

将剩余的糯米粉与打散的鲜鸡蛋混合均匀,然后将之前制好的熟芡加入其中,揉合成均匀的粉团。粉团需要有一定的柔软度和弹性。

成型与切割:

将揉好的粉团压平至约0.5厘米厚的片状,然后切成1.5厘米宽的条子,再将这些条子切成0.5厘米宽的小块。在操作过程中,为防止粘连,可在生坯之间撒上少量干粉。

装饰与烘焙(或蒸制):

切好的糕点块可按需在外层滚上芝麻或其他装饰性配料,之后根据传统做法,可能通过烘烤或者蒸制的方式完成最后的成熟过程,具体方法可能因不同的家庭或厂家而有所差异。

冷却与包装:

成品狮子糕需完全冷却后方可进行包装,以保持其香脆的口感和延长保质期。

西充狮子糕的获奖荣誉

光绪二年(1876年),狮子糕在杭州西湖“寿春坊”就已享有盛名,被誉为糕点之冠。

1986年,西充狮子糕获得了四川省糖酒公司与四川省商业厅颁发的优秀产品称号。

1991年,在南充地区第二届丝绸节上,西充狮子糕荣获金杯奖,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区域内的知名地位。

1992年,该糕点又获得了四川省首届群众最喜爱产品银质奖,体现了广大消费者对其的喜爱与支持。

2017年"南充十大名小吃"评选活动中,西充狮子糕被评为“南充十大名小吃”。

2021年,西充狮子糕的制作技艺被列为南充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021年4月,西充县晋城糖果厂生产的“西充狮子糕”被授予“南充名点(小吃)”称号。

西充特产推荐更多>
南充特产推荐更多>
四川特产推荐更多>

西充狮子糕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