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镇平粽子起源于河南省镇平县,已有数百年的历史,镇平粽子是当地一大特产之一。
镇平粽子的包法独特,采用当地特产的粘性糯米作为主要原料,填入红枣、花生、枸杞、红豆、香菇等各种馅料,经过精心包裹后,再用苇叶细细绑扎,最后用水煮熟即成。
镇平粽子的包法非常讲究,将苇叶洗净后,掌握好黏、平、整三个字的要领,将糯米和馅料放入苇叶内,用细绳子绑扎好,再放入锅中煮熟。煮熟的镇平粽子色泽金黄,外皮柔软而有嚼劲,米香四溢,馅料丰富多样,口感鲜美。
镇平粽子口感酥软、香甜,让人回味无穷,镇平粽子的特色在于馅料的丰富多样性,除了传统的红枣、花生等常见馅料外,还有鲜肉、蛋黄、核桃等多种选择,不同的馅料搭配出不同的口味。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