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儋州峨蔓古盐田主要由晒盐地、过滤池、蓄卤池、盐槽、盐房和连接外部的盐道等设施构成,是“先制卤后晒盐”制盐方式的遗存,也是古老晒盐技艺的延续。
峨蔓古盐田集中分布在盐丁、细沙、小迪和灵返四个自然村的海岸线附近,总面积约38.5万平方米。盐丁村盐田面积最大,约18.8万平方米,单个盐田面积15-100平方米不等,均有直径约2-3米的盐池。盐田四周还分布着蓄卤池、石盐槽和盐房,一条始建于明代、长达1000米的运盐古道至今仍在使用。
由于日晒海盐均为当日晒当日收,为保证成盐数量及质量,盐民家庭成员间分工精细:经验技术老到的成员负责冲洗盐泥、过滤卤水和晒盐等关键环节;次要或简单环节由妇女、小孩或全员完成。
晒盐一般在每年4月至9月。夏季天晴时,早上八九点倒入的卤水约在中午时分开始结晶,下午四五点左右即可晒制完成。傍晚时,盐槽卤水已被晒干,析出的盐分像一层白色的碎冰在盐槽中反着光。盐工们使用铁刮板由四周向中心刮盐,收拢后统一用盐框盛装起来。此时的盐尚呈湿态,还需用纱布盖住表面,置于盐房内通风处阴干以去除其苦涩之味。
儋州海盐具有白如雪、细如棉,咸时适中纯正,具有纯天然、颗粒小、可直接食用等优点。
“峨蔓古盐田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是中国保存较完好的最后一批‘活态'原始日晒制盐的古盐场。”儋州市博物馆负责人黄海兰介绍,文献记载儋州最早的产盐活动见于《新唐书·地理志》。
据传唐代天宝年间(公元742年至756年),一群福建籍盐工为避“安史之乱”渡海来琼至儋州峨蔓,一改“宿沙煮海”的传统“煮盐”技法,首创利用火山岩槽晒盐的独特工艺并流传至今。
2008年,儋州海盐晒制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