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有一道老少皆宜的名小吃——熨斗糕。这道名小吃历史悠久,相传,其本为明代皇宫内的汉族米糕类小吃,后流传至蓬溪县,并融入地方饮食习惯成为民间特色小吃。熨斗糕分甜、咸两种,外酥内嫩,甜香爽口。用古代熨斗作为烤制的器具,所以称为熨斗糕,外壳色黄偏棕红,皮酥脆,内嫩,深受大众喜爱。
熨斗糕因烤制器具为熨斗而得名。明代的熨斗多为铜质,像一个小汤锅,有可插入木把手的接口,人们把烧红的木炭放在斗身内即可通过底部传递出热量熨烫衣服,而这种熨斗的构造也适宜烤制食物。蓬溪熨斗糕由蓬溪县夏其宣创制,其将米、油、蛋、糖浆再加其他配料用铁烙碗烙熟食用。它通常是现烤现卖,顾客通常会亲眼见证美食出炉的过程——把形似古代熨斗的特制铁烙碗置焦炭火上,待烧热后刷上水油,舀入糕浆,烙至封皮时,在糕中间加适量或甜或咸的馅料,继续烙至浅黄色。当米糕起硬壳时,用细铁签将糕边划松,翻面淋上少许熟猪油,继续烙至米糕两面均呈金黄色,待皮软酥、糕心浆汁全部凝固时即成。蓬溪熨斗糕香甜而不腻口,滋润而不粘牙,特色的外形则最能勾起老蓬溪人的怀旧之情。
面粉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钙、铁、磷、钾、镁等矿物质,有养心益肾、健脾厚肠、除热止渴的功效。
烙好的熨斗糕外壳色黄偏棕红,外酥内嫩,美味至极。
关于熨斗糕的说话有下面两种:
一说是始于民国十六年(公元1926年),由蓬溪县人夏其宣仿照甜熨斗糕,经过改加配方,精心制作而成。外壳色黄偏棕红,外酥内嫩,咸香宜人,深受大众喜爱。
二来,古时人们将炭火点燃,放入其熨斗中,置于衣物之上用热气熨烫使褶皱平整,而熨斗糕的制作容器仿若古代民间熨斗,这也是熨斗糕的名称来源的一种解析。
1、选料、泡米:将大米(350克)洗净浸泡4小时沥干;另将大米(150克)入笼蒸至半熟,与泡米拌匀,加适量清水磨成米浆。加酵面发酵,待膨胀时用木棒搅匀至发酵不粘缸为度。
2、去酸味、搅拌成糕浆:将碱用少量清水溶化,分次加入米浆内,边加边搅,至去掉酸味,再加入鸡蛋白、熟猪油、蜜桂花搅拌成糕浆。
3、烙制成形:把特制铁烙碗置焦炭火上,待烧热后刷上水油,舀入糕浆,烙至封皮时,在糕中间加适量果酱,继续烙至皮显浅黄色,起硬壳时,用细铁签糕边划松,翻面淋少许熟猪油,烙至两面呈金黄色、皮软酥、糕心浆汁全部凝固时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