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庄面塑是传统手工艺珍品,起源于山东冠县北馆陶镇郎庄村,面塑花样丰富,题材广泛,“哪吒闹海”、“赵匡胤借头”、“舞狮”以及老虎、金鱼、青蛙、瓜果、花篮等,应有尽有。著名民间工艺美术专家鲍家虎赞其为“民间工艺品中的一枝奇葩”。历史上,郎庄面塑多以小件、单件为主,长度3至5厘米不等。后来经过数代艺人的努力,面塑的捏制技术越来越精,种类也日益繁多,如今已有几百个品种、2000多种花色。
面塑制作过程,用精麦面粉发面,发好后在案板上用剪刀、梳子等工具捏塑出各种花样,然后蒸熟,上胶绘色、晒干即成。它的造形简练夸张。面塑为半浮雕式,经过蒸熟“发胖”,显现出一种浑厚的造型美。着色也很大胆,常涂以大块面的红、黄、绿等原色,间以多变的线条,再用少量的钴蓝和白粉点缀成花骨朵和小梅花,最后用墨绿勾画出任务眉眼和发色,造成色相度的对比,使面塑色彩更加活泼跳动、绚丽多彩。
山东冠县郎庄位于鲁西北,这个小村子里有三四十户人家,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会做面塑。面塑大的有约15厘米高,小的只有约 6厘米,且取材广泛,十二生肖、历史传说、神话故事、戏曲故事、花鸟虫鱼、菜蔬水果样样俱全,比如关公、八仙、刘海戏金蟾、哪吒闹海、猪八戒背媳妇、金鱼、蝉、青蛙、公鸡、老虎、猴、春燕等。郎庄面塑大都用精麦发面,制作简单,用捏、揉、搏、粘等万法造型,用剪刀、梳子做细部及装饰,蒸熟后上色点彩、涂胶,然后晾干,做成的面塑表面光亮,不易干裂。郎庄面塑为圆雕造型,大都为扁平状,既宜于平放和吊挂,又宜于晾干。色彩丰富艳丽、纯度高,除了大面积的品红、黄、绿以外,还用少量的白粉、钴蓝柞点缀,最后用墨线细致勾勒,整体感觉活泼跳跃,绚丽多彩。
郎庄面塑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充分反映了当地民俗文化的特点和民众的审美创造力,在历经了近百年的历史变迁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制作工艺,在已知的各种面塑工艺中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国民间工艺中的一支奇葩”。
郎庄面塑以多变的线条和钴蓝、白粉点出的小花,最后用墨线勾勒出人物的须发眼眉,强烈的色相对比使面塑的色彩活泼跳动,绚丽多彩。
郎庄面塑是用生面粉揉和、捏制、蒸熟、晾干、着色而成的一种民间传统工艺品,为半浮雕式,造型简练夸张、形神兼备。作品的细部常用剪刀剪出,或用细面条、薄面片粘出,或用竹签戳、画,特殊纹路则用小梳子轧出。
郎庄面塑作品荣获1990年广州中国旅游购物节“天马金奖”,郎庄面塑的代表人物郎王氏获得了奖杯、证书和奖金。
2008年6月14日,郎庄面塑被国务院列入公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