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一处烧卖

导航菜单

都一处烧卖

浏览 728 .喜欢 50
喜欢一下
发布:tfni
标签: 烧卖 小吃
属地:北京

都一处烧麦洁白晶莹,状如石榴,大小均匀,皱纹整洁,酷似朵朵白花,以皮薄、馅满、风味独特而闻名,既鲜美可口,又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观之:麦穗含食,细腰叠裙,青白透明,亭亭玉立;食之:香而不腻,回味无穷。都一处烧麦馅的种类也十分丰富,并能随季节变化及时供应不同的品种,如春季卖青韭菜烧麦,夏季卖西葫芦、茴香等素馅烧麦,秋季卖蟹肉烧麦,冬季卖羊肉大葱烧麦等。在四季烧麦的基础上,都一处还推出了酥、甜、咸、香等10个系列30多种烧麦。

都一处烧麦以白面粉为原料,从和面到蒸熟,需要16道工序,分为和面、拌馅儿、揪面、擀皮儿、包制和上锅蒸等。制作时首先用面粉和成汤面团,面团得用开水烫面,夏天水温一般在40至60摄氏度左右,冬季则要在80至90度之间。面和得必须不软不硬,和好后,压成宽不到一尺、长约九尺的长片,反复叠成三十几折,用模子扣出大小均等的圆皮子,再用特制的擀面杖擀成中间稍厚、边上薄,并将圆皮周边擀出褶,然后包上馅。其中,烧麦皮要求擀制得薄如蝉翼,一张皮的直径应为2厘米,中心厚度不能超过1毫米,边上厚度仅为0.5毫米,还要擀成24个花折,包成烧麦花蕊也必须是24瓣,代表24个节气,对于皮儿和馅儿的分量也有明确的规定,每四只烧麦用一两二的馅儿和一两三的皮儿,以保证烧麦的大小均匀、口感恰到好处。

都一处烧麦以皮薄馅多味道鲜美而出名,其制作工艺复杂,需16道工序,其中,走槌压皮技艺尤其独到,用走槌压出的皮呈24个花褶,代表24个节气,缺一不可。成形的烧麦外观上独特,封口露馅不干,犹如含苞待放的花朵。

都一处都一处烧麦馆,开业于清乾隆三年(1738),创业人姓王,原籍山西。 初为一席棚小酒店,在前门外大街路东,鲜鱼口南。赚钱后,于乾隆七年(1742)盖了一间门面的小楼。经营品种有煮小花生、玫瑰枣、马连肉、晾肉等小菜。 到乾隆十七年,因皇帝赐名,又送一“虎头”匾而出名。同治年间又增添了烧麦,其特点不仅皮薄馅满,而且味道极好。 抗战时期,都一处虽幸免没倒闭,但生意一直不振,直到北京解放,才获新生说起“都一处”牌匾的来历,还有一段传奇故事。据说在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乾隆皇帝下通州私访,回京进永定门来到前门一带,这一天正是农历大年三十,天色已很晚,老百姓都带着齐备的年货,从四面八方赶回家吃团圆饭。众多店铺也早已关门上板,掌柜的把全店人召集到一起“说官话”(旧社会商家年终结算帐目,分配奖励,决定人员去留),分红领赏。只有王瑞福开的这家酒铺仍在开门营业,乾隆一行3人便走进了酒铺。王瑞福一看这3位客人,衣帽整洁,仪表不俗,又从衣着表情上猜出他们是一主二仆的身份。王瑞福凭着十几年经营酒铺的经验,连忙把3位客人让到楼上,把店中的洋酒“佛手露”和酒铺自制的几样拿手凉菜“糟肉”、“凉肉”、“马莲肉”一齐端上桌来,亲自为3人斟酒,并站在一旁伺候。

饮罢酒,尝过菜,其中一位客人问店家:“你这小店叫什么名字?”王瑞福赶忙回答:“小店没有名字。”这位客人听见楼外鞭炮齐鸣,想到家家户户已在欢度新春,生出几分感慨,他非常感激地说:“这个时候还开门营业,京都只有你们这一处了,就叫‘都一处’吧”。王瑞福当时一听也就过去了,并没太在意。可没过几天,几个太监送来了一块“都一处”的虎头匾,并对王瑞福说,这块匾是当朝乾隆皇帝御笔赏赐的,三十晚上来吃饭的3位客人中,主人打扮的就是皇上。王瑞福听罢连忙朝天叩拜,立即将匾挂在进门最显眼的地方。从此,“王记酒铺”便改名叫“都一处”了。

王瑞福还将乾隆坐过的椅子,用黄绸子围起来,当“宝座”一样供起来。并将乾隆走过的从大门到楼上的一段路保护起来,终年不打扫。日积月累,来往客人带进的泥土越来越多,最后成了一道土埂,被称为“土龙”,这条“土龙”在清代被列为京城的“古迹之一”。清朝记载“土龙在柜前高一尺,长三丈,背如剑脊”。清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苏州文人张子秋,慕名来到“都一处”,酒饭后写到“都一处土龙接堆柜台,传为财龙”。 “都一处”自乾隆赐匾后,生意兴隆,许多人争相来此观看御匾,后来很多中外宾客用餐后都要在御匾前合影留念,这一情景一直在延续。

有藏头诗赞曰:“都城老铺烧麦王,一块黄匾赐辉煌。处地临街多贵客,鲜香味美共来尝。”短短二十八个字,把“都一处”的历史、经营特色、所制烧麦的鲜香味美,都一一道出,最后两句还告诉大家“都一处”临街开店,交通方便,号召大家都来品尝“都一处”的品牌食品——烧麦。

都一处烧卖 相关地区

更多烧卖的相关特产
北京特产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