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会理县至今仍保存着制作铜火锅的手工绝活,这一工艺,据考证,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会理人一年四季,喜煮食铜火锅。几乎每家人都有一个铜火锅,其形上鼓下扁,形似鼎彝,带有浓厚的中原文化色彩。
据说,会理居民经常用铜火锅煮食物,人体内铜元素得到了充分补充,极少发生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和痛风、少白头等疾病呢。
每一口铜火锅都由锅座、锅槽、锅盖三部分组成,锅座和锅槽之间以插销连接,重约4公斤,拆卸和携带都方便。造型精美、工艺精湛,简直就是一件美轮美奂的艺术品。
当人们拥坐在铜火锅前,其乐融融地吃着火锅,其实也在不自觉地感受着传承数百年的工艺文化。如今,会理铜火锅不但本地供不应求,甚至远销北京、广州,还成了这座古城引以为豪的一张名片。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为平定元末叛军余孽,在会理实行军屯,中原一带的士卒带来了当时中原先进的技术和文化,加之会理自古出铜,衍生了独具特色的会理铜火锅。
从明洪武年间开始,会理的矿冶业开始进入繁荣期。鹿厂、黎溪、通安等地开始大量开采铜矿;清朝开放矿禁之后,更是大量涌入江西、湖广等地人口进入会理开采矿山,仅当时力马河青矿山一地矿工就聚集数千人之多,形成人口的大迁徙。乾隆十七年,黎溪、力马河等地开始开采冶炼被称为“中国银”的镍白铜;同治年间,大小迤北、金狮、黎溪等铜厂年产量达百万斤以上,成为四川最大的铜矿产地。
随着铜矿的开采冶炼,铜器的制作也成为会理独具特色的一项手工艺。明清时期会理所产铜器就已经遍及邻近川滇县市,白铜器皿更是远销国外。民间多使用铜盆、铜缸、铜壶、铜锅等器皿,灯盏、烛台、佛像、祭祀器具和部分衣扣、发簪和饰品都以铜制成,城乡都以拥有使用铜制器皿为家境富裕的象征。民国时期,县城和鹿厂、黎溪等地仍有多家打造铜器的手工作坊,按照传统方法锻造,打制铜器,鹿厂镇北高石坎上有一处小街因聚集多家铜器作坊而得名“打铜街”。民国九年(1920年),全县有铜器作坊7家,工匠28人,年产值银洋6800元,产品远销云南、西康等省。
解放后,由于搪瓷、玻璃、铝、塑料等轻便、耐用的新型制品的出现,较笨重,易锈蚀的铜器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大跃进”时期“大炼钢铁”,几乎将所有家庭的铜器都收回,重新回炉冶炼。由于原料所限,多数铜器作坊不得不停产。
改革开放以后,民间的打铜手工业作坊才又逐渐恢复了生产,开始利用废旧红铜、回收铜线材等加工铜锅、壶、盆等器皿,尤以鹿厂铜火锅驰名各地。到1985年时,全县共有铜器作坊5家,从业人员25人,以鹿厂铜器厂规模较大,年产铜器万余斤,产值6万余元。迄今鹿厂还有4户工匠在加工制作铜器皿,所产铜锅、火锅等铜器远销省内外。
制作一口铜火锅到底需要怎样的过程?在简陋的手工作坊里,王师傅熟练地演示了一次。首先将回收回来的废铜放入石墨坩埚高温冶炼,使其化为铜水,再将铜水倒入水中冷却而成巴掌大的铜坯。这是第一道工序。冶炼10余个铜坯后,每个铜坯进行反复锤炼、打薄,制成毛坯,这时锅的雏形就出来了。接着,在雏形的表面刷一层盐泥浆,高温加热后浸水,目的是除去氧化层,让毛坯光泽红亮。然后反复在铁砧上按火锅的大小样式敲制。王师傅说:“铜一冷就会变硬,如果没有敲制成形,铜块冷却,就要再次拈进炉中煅烧,直至敲制好。”千锤百炼是制作铜火锅的写照。王师傅说:“每打制一口铜火锅,需敲打一万余锤。一天只能打造一口火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