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白毛茶又名毛茶。小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种。二倍体。汝城白毛茶是一个由野生毛叶茶驯化栽培后开发的新绿茶产品。
中国罕见珍贵的大叶多毛野生茶。分布在汝城县东岭乡一带高山之中。最高的茶树高6米,最长的茶叶27.8公分,宽11.1公分。汝城白毛茶叶大,白毫特多,叶芽粗壮。泡之,汤色杏绿明净,芽朝上,柄朝下,上下起落浮动,如春笋出土争奇斗艳,观之赏心悦目;香气纯正,滋味鲜醇回甘,饮之心旷神怡。,冲泡后茶液色泽红润浓鲜,芳香自然,饮后喉底回润。白毛茶天生丽质,久负盛名。这里海拔高,漫射光多,昼夜温差大,常年云遮雾盖,千百年来形成了“芽壮叶大,正反两面多毛”的茶叶珍品汝城白毛尖茶采用珍稀汝城白毛尖一芽一叶初展精制而成。紧细叉伏,白毫满披,嫩香高长,浓爽馥郁。汝城白毛茶具有独特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据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化验鉴定,这种白毛茶含茶多酚29.83%,儿茶素12.84%,氨基酸43.86mg/g,咖啡4.27%,茶红素14.40%,茶黄素1.445%。以白毛茶加工而成的红碎茶,滋味浓强,氨基酸含量高,特别是花红素、茶黄素含量高,是优良的红茶品种。
汝城白毛尖芽叶生长快。春茶萌发期在3月中旬。产量中等。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2.9%、茶多酚36.5%、咖啡碱3.8%。适制红茶、绿茶,品质优良。制红碎茶,外形棕褐油润多毫,香气浓有花香,滋味浓强,汤色红亮;制绿茶,条索肥硕,遍身披毫,滋味鲜爽。抗寒、抗旱及适应性均较弱。结实性中等。
汝城白毛茶产区位于罗霄山脉和南岭山脉结合交界的山地,森林覆盖率78.53%,原始次森林丰富。茶园多建于海拔高度300~900m山坡地,多云雾及漫射光。产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6.8℃,年平均日照时数1694.2h,7月份日均气温25.6℃,1月份日均气温6.5℃,年均无霜期270d左右,年有效积温5703.6℃,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昼夜温差大;年均降雨量1543.3mm,年平均相对湿度82.2%;茶园土壤主要为花岗岩发育的砂壤土,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土壤pH值4.5~6.0。优越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小气候造就了汝城白毛茶优异的品质。
汝城白毛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汝城县三江口镇、大坪镇、热水镇、卢阳镇、土桥镇、井坡镇、泉水镇、集益乡、濠头乡、暖水镇、南洞乡、延寿乡、文明乡、马桥镇等14个乡镇以及大坪林场、暖水林场、益将林场、九龙江公园管理处等4个场、处,共226个社区、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6′07"~113°59′56″,北纬25°18′38″~25°53′19″,总保护生产面积3.86万公顷。现年总产量960吨。
该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一般伤风感冒、消化不良可茶到病除,对肾结石、糖尿病、高血压等症疗效显著,长期饮用,有防癌、防血管硬化、治疗心肌梗塞、健身减肥、延年益寿之功效。
植株较高大,主干较直立,树姿半开张,分枝较稀,叶片稍上斜状着生。叶长椭圆或椭圆形,叶色绿稍黄,叶面微隆,叶尖尾尖,叶齿深,叶质厚硬。芽叶黄绿色,茸毛特多,一芽三叶百芽重59.2g。花冠直径3.8~4.Ocm,花瓣6~9瓣,子房茸毛多,花柱3裂,花萼有毛。种径1.4cm,种子百粒重119.5g。 特性:芽叶生长快。春茶萌发期在3月中旬。产量中等。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2.9%、茶多酚36.5%、咖啡碱3.8%。
汝城白毛茶,也称白毛尖、毛茶,最初产于九龙江,后广泛种植,盛产于九龙江及三江口一带,但以九龙江的最好,有“绿色仙丹,茶中明珠”之美誉,1991年经国家级鉴定为“世界罕见的红茶资源”。
“汝白银针”、“汝白银毫”于1991年获中国食品工业十年新成果展示会优秀产品奖,1993-1995年获省名茶称号,1994年获全国林产品名、优、特博览会银质奖,1995年获全国科技新产品金奖,1997年获巴黎国际名、优、新博览会金奖,并被评为“湘茶杯”金奖,填补了省内空白。
2021年,农业农村部发布第431号公告,汝城白毛尖农产品获得农业农村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