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是我国先民在新石器时期创造的闪烁着人类智慧的重要器物,它大量出现在黄河流域,最著名的是距今7000--5000年的河南渑池县仰韶村遗址出土的彩陶,线条流畅、图案绚丽。它是仰韶文化的主要特征,故仰韶文化又享有"彩陶文化"之盛誉。既是当时的生活用具,又是精美绝伦的工艺品。优美而古朴的仰韶彩陶在我国美术史和装饰艺术史上是一簇用不凋谢的鲜葩,堪称为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瑰宝。这里有屹立5000多年的仰韶文化木骨陶房房基,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最完好的史前居住基址,被中国考古界公认为“天下第一屋”。彩陶双连壶就出土于此。
仰韶彩陶是仰韶文化时期人们使用的一种陶器,是我国新时期时代的代表,是一种杰出的美术工艺品。它是以黄河岸畔独特的陶土资源为原料,采用民间原始制陶工艺和现代科技工艺。主要产品为仰韶彩陶仿古系列及反映黄河两岸民俗风情的雕塑系列和具有现代审美情趣的陶艺系列。采用泥条盘筑法成型,用慢轮修整口沿,在器表面用红彩或黑彩画出绚丽多彩的几何形图图案和动物形花纹,其中人面形纹、鱼纹、鹿纹、蛙纹与鸟纹等形象逼真生动。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中外游人慕名到渑池仰韶村遗址朝圣者络绎不绝。人们对仰韶彩陶无不叹为观止。为了振兴渑池经济,打造地方特色品牌,促进旅游事业发展,继承传统,挖掘开发渑池仰韶彩陶旅游产品,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渑池县仰韶彩陶研究所应运而生。研究人员查资料、求专家、访名师,经过艰苦卓绝的探索,终于使这一古朴而又神奇的远古文化珍品再现于世。渑池仰韶彩陶产品颜色纯正、彩绘美观、古色古香、绚丽多彩。受到专家和旅游者好评,被称为旅游珍品。
彩陶数量众多、绚丽多姿、图案繁琐、变化明快,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具有高超的手工技术和丰富的想象力。尤其是彩陶图案中特有的花瓣纹,更是给后人留下无尽的遐想。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认为,这些花卉纹是以菊科和蔷薇科两种花卉的花瓣为母体,并称之为“华山玫瑰”。在古代“花”和“华”同音,所以以华山为中心的庙底沟遗址周边的“花”人群体,就是最早华人的由来。
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历来传说多而实证少。产生于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的发现填补了这一空缺,有力证明了华夏文明至少从五千年前就已经存在。仰韶文化以彩陶为主,上面多为几何形的彩色图案。一般在文明演化过程中,先民的绘画内容都是由写实到抽象。彩陶上大量几何图案的出现,意味着先民对艺术的追求已经逐渐成熟,文明也进入成熟的阶段。仰韶彩陶上的几何图案有几种大致类型,比如涡旋纹、弧形三角形和波浪纹。这其中有一种特别的纹,就是花瓣纹。
古代的“华”字即“花”字,是由一朵盛开花朵的象形字演变而来。著名的考古学专家苏秉琦先生认为,古代的字“华”字就是花朵的意思,因此,“华”为族名, "华夏”与“中华”名以称里“华”字的源头,从庙底沟便可揭开这一谜底。陕西的华山、华阴县都与此有关,当时人们认为自己处在大地的中部,就自称“中华” ,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由来。
仰韶彩陶为三门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