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底鳖是平南县养鳖户从天然江河选育出来的地方优良品种。墨底鳖外观体型钝圆扁平,背部橄榄绿色或古铜色,分布有黑色花斑大而清晰,裙边宽厚,腹部有明显的对称黑色斑印,因而取名“墨底鳖”。
平南墨底鳖,是广西的优质淡水水产品之一,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原产于广西平南郁江流域。自20世纪90年代初,广西平南一些农户收集江河野生苗种进行人工养殖,随后进行人工繁殖成功。该品种具有含肉率高、肉质好 、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市场前景广阔。
在平南县,有很多村民靠养殖墨底鳖走上了致富路。该县思界乡务山村养鳖户胡坤深有感触地说:“我家有养殖塘4亩,养了6000多只墨底鳖,年产值50万元,利润20多万元。”他指着自己家的一栋三层楼房说,养鳖使我赚到了大钱、盖了大房子!今年50多岁的农民胡坤在养殖墨底鳖之前,曾做过保安、水泥工等工作,2003年,看到村民们养鳖致富后,他毅然返回家乡,东拼西凑地凑到10万元钱,买了1000只鳖苗。三年后,他不仅收回了投资成本,还额外赚了5万元,盖起了一栋三层住宅小楼和一栋两层的办公楼!这是平南县农户养鳖致富的最好见证。胡坤说,他最想感谢的是平南双沣生态养殖公司的吴安艺师傅,吴师傅从资金、种苗、技术等方面对他和其他农户养鳖进行了系统的指导和扶持。吴安艺是平南县最先养殖墨底鳖的养鳖户之一。他从80年代末开始试养墨底鳖,至今养殖面积已达138亩,年产值2000多万元,辐射带动1000多农户养殖墨底龟,成为当地赫赫有名的致富带头人。
鳖肉含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脂肪、糖,还含有维生素A、B1、B2、D、尼克酸、动物胶、角蛋白、碘等物质。
鳖肉味道极鲜美,特别是它背甲周围的柔表皮部(称鳖裙)是肉质中最美的部分,历来为筵席上乘名菜。鳖肉味甘性平,功可“滋肝肾之阴,清虚劳之热。主脱肛、崩带、瘰疬、症瘕”。
鳖的背甲叫鳖甲,性味咸、平,能滋阴潜阳,散结消块,退虚热。药理研究发现,鳖甲能抑制肝脾之结缔组织增生,提高血浆蛋白水平,用于治疗肝脾肿大及肝炎合并贫血、血清球白蛋白倒置的病人颇为有效。鳖甲煎熬而成的胶块,称鳖甲胶,亦能滋阴,补血,退热,消瘀。
稚鳖(体重3-50g):外观形态近似圆形,背甲脊椎明显隆起,外观古铜色或橄榄绿色,背甲的表面上分布有10个或12个清晰的对称排列的近似圆形的黑色花斑,沿脊椎两侧对称分布有相同数量纵向稍弯曲排列的皱褶线;腹面呈橘红色,上有清晰对称排列的黑色斑块,数量一般为7-8对;裙边宽,裙边背面边缘分布有16个或8个近似圆形的黑色花斑,其腹面外缘呈粉红色,内缘呈浅灰色。
幼鳖(体重51-150g):外观形态近似圆形,随个体的生长,背甲逐渐趋向扁平,外观颜色古铜色或橄榄绿色,分布的皱褶线更加明显,黑色花斑明显变大,腹部颜色粉红色,对称分布的黑色斑块明显变大 ,裙边宽厚,尾裙边腹面观浅灰色。
成鳖(体重150g以上):外观体型钝圆扁平,背部古铜色,分布的黑色花斑大而清晰 ,表皮平滑带有光泽;裙边宽厚较硬;鳖体腹部前半部整体呈红黄色,表面清晰可见密布的毛细血管,腹部中部上面分布有明显的黑色斑,外观呈蝴蝶状;腹面观尾巴基部两侧各分布有1个黑斑,腹面观裙边浅灰色。
21世纪初开始,广西平南县注重引导广大鳖农从传统品种养殖向名特优品种养殖转变,2005年12月平南县渔业养殖分会成立,分会将分散的养殖户以会员制的形式集中、统一管理,在规划设计、养殖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为会员提供服务。2006年龟鳖养殖面积268公顷,养殖品种以墨底鳖为主,墨底鳖养殖面积达到138公顷,年产量280吨。
2010年全县养殖面积8000亩,产量2900万吨,产值2.8亿多元,养殖墨底鳖已成为该县独具优势的特色产业和助农增收的支柱产业。2011年11月,平南县申报了“平南墨底鳖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2012年通过了农业部的评审。
在平南县,有很多村民靠养殖墨底鳖走上了致富路。该县将通过“五项措施”继续加大对墨底鳖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民走发展墨底鳖这一独具优势的特色产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