莨纱绸

导航菜单

莨纱绸

浏览 3704 .喜欢 253
喜欢一下
发布:Micell
标签: 工艺品 日用品 丝绸
属地:佛山广东
推荐: 网购推荐
莨纱绸是广东佛山著名丝绸特产,质地柔软,容易清洗,用途广泛,历史悠久,始于清道光年间。莨纱绸又名“香云纱”、“黑胶绸”,即莨纱、莨绸的合称。莨纱多产于南海西樵、民乐一带;莨绸多产于顺德沙滘、...【更多】
莨纱绸的基本介绍

莨纱绸是广东佛山著名丝绸特产,质地柔软,容易清洗,用途广泛,历史悠久,始于清道光年间。莨纱绸又名“香云纱”、“黑胶绸”,即莨纱、莨绸的合称。莨纱多产于南海西樵、民乐一带;莨绸多产于顺德沙滘、伦教、勒流一带。纱绸均为广东原有的多化性黄茧的农工丝用木机或铁木机手工织造。

产品特点

莨纱绸的制作工艺别具特色,纱绸均为广东原有的多化性黄茧的农工丝用木机或铁木机手工织造。纱是有提花的;绸是没有花纹的。它具有质地软滑、坚挺耐磨、着体透凉、易洗快干的特点。

历史民俗

佛山莨纱绸,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南海开始织造莨绸(平纹织物经晒莨后形成).

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番禺市桥镇开始盛行晒制莨布的手工业生产.

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前,广东丝织业的生产工具主要是“标梭平纹织机”.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南海西樵民乐儒林村民程家改革标梭平纹机,逐步演变成12片综小提花机和“啤架机”;清末,又发明了“扯花”机,可织较复杂花纹图案的品种。每部织机需两人同时操作,一人在下边织,一人在花楼上执衢扯花.

民国4年(1915年),南海西樵民乐儒林村程家的程绍江、程炳全、程泽、程周等4人发明了马鞍丝织提花绞综,首创纽眼通花的纱绸,(经线组织为绞纱组织)的新产品—“香云纱”,俗称“白坯纱”,经过晒莨后的成品称“莨纱”这是广东丝织行业具有划时代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的创举.此后,佛山、广州、顺德相继开辟了生产“白坯纱”和莨纱的工厂、晒场,使珠江三角洲呈现莨纱生产的欣欣向荣局面.与此同时,南海县民乐各地丝织生产更是各具特色:如程家织纱,潘家织罗,葆美织绫,云窖、莘涌织绸,华夏、朗心织绉纱,吉赞织孟买绸等.当地居民绝大多数从事丝织业,务农者不多.儒林村程家全族人600余人,除一人务农外,其余均以织造纱绸为生.

辛亥革命(1911年)后,中国收回关税权,佛山被划为二等市,出口关税比广州低,因此,南海的西樵、民乐、盐步和顺德、广州等地的纱绸都运往佛山转运出口,佛山成为全省纱绸的重要集散地。

民国11年至17年(1922~1928年)广东丝织业达到鼎盛时期,全省赖以丝织业为生者数万人,拥有织机3万余台(其中仅南海县民乐一带就有织机1.5万多台),丝织工人每天工作10小时,每人每日可织纱绸一丈余,台时产量约2尺,约3天织白胚纱1疋(约17~18米);当时年产量在200万至250万疋,出口达20万疋,产品主要是纱绸。

建国后,广东土绸绫出口使用“红花牌”商标;莨纱绸出口使用“珠江牌”商标。

制作方法

莨纱绸是将织好的白胚纱绸转到晒莨工场,用磨好滤净的薯莨汁扫刷蘸染在平铺地面的白胚纱绸上,然后晒干,再扫刷薯莨汁、再晒干。

这样重复10多次后再加热浸煮,褪去浮莨,再煮再浸,直到色度相宜为止(约30次)。

至此,再进行晒莨的关键工艺,即在黎明前将搅拌均匀的河泥涂匀于平摊在草地的绸面上,俗称“过河泥”(过鸟)。

经水洗后再在傍晚或天亮前,将纱绸摊在草地上打雾,待其潮软,用人力绷之,再等日出晒干,前后约需4个晴天,方为呈鸟黑光润的莨纱绸成品。

佛山特产推荐更多>
广东特产推荐更多>

莨纱绸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