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扑灰年画

导航菜单

高密扑灰年画

浏览 473 .喜欢 25
喜欢一下
非遗非遗
发布:lulu
标签: 工艺品 年画
属地:高密潍坊山东
推荐: 网购推荐
山东省高密市姜庄的扑灰年画亦称“民间写意画”,作画时先用柳枝烧制的炭条打好草稿,然后用毛笔勾描,再用白纸拓印,一稿可拓扑多张,“扑灰”由此得名。扑灰后的画稿还要加以手绘,经多道工序后才能成画...【更多】
高密扑灰年画的基本介绍

山东省高密市姜庄的扑灰年画亦称“民间写意画”,作画时先用柳枝烧制的炭条打好草稿,然后用毛笔勾描,再用白纸拓印,一稿可拓扑多张,“扑灰”由此得名。扑灰后的画稿还要加以手绘,经多道工序后才能成画。 扑灰年画的制作特点使其无法脱离传统的手工扑拓、绘制技艺,由此造成制作周期长、工艺讲究、产量有限的特点,这样扑灰年画便无法与制版印刷的新年画技术竞争市场,至光绪年间整个行业开始衰落。时至今日,扑灰年画技艺在高密地区的传承已是后继无人。作为一个独特的年画品种,反映了社会文化和风土人情,保存了中国民间绘画的传统技能,有必要对之进行抢救和挖掘。

扑灰年画相传形成于明代成化年间,初时一些民间画工临摹庙宇壁画出售,因为临摹需要大量底稿,故在传统民间壁画底稿“扑粉”拓印法的基础上形成了“扑灰”拓印法。“扑粉”和“扑灰”最大的差别并不在于材料的运用,而在于“扑粉”是使用现成的粉本(即样本),而“扑灰”则需要先对原作加以临摹。“扑粉”是直接印制,用一次印一次,“扑灰”是一次摹仿多次印制。因为有了临摹这一程序,故扑灰年画在发展过程中极善于吸收各种绘画因素和造型风格,以适应人们的审美趣味。清初扑灰年画吸收了文人画的艺术因素,嘉庆年间又对天津杨柳青、潍县杨家埠两种木版年画的技术进行了吸收与改造,逐渐形成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年画派系。咸丰年间高密涌现出一大批年画制手,出现了“老抹画”、“红货”两个主要流派。

高密扑灰年画多采用全开纸作画,以大见长,常见的有“大褂子”、“大横披”、“四条屏”、“八条屏”等。从构图上看,往往采取宁简勿繁的手法,除了花卉条屏、人物画注意突出人物形象的高大丰满外,少用背景甚至省略背景,让人物占满画面空间,形成二度空间透视的平面构图,具有一定的醒目效果。

高密的扑灰年画凝聚着高密世俗文化内涵,高密家堂祭祀画,几乎涵括了中国民间年画所有的敬祖乞祥纳福文化内涵,是家堂年俗孝文化功用的核心之一。

产品特点

扑灰年画就其内容:丰富多彩,构思奇巧,制作精细,风格古雅。其造型拙扑简练,用笔潇洒自如。其画风典雅、淡写飘逸、浓笔浮沉。其画法以色代墨、艳彩浓色、细腻处丝丝诱人、狂发时涂色如泼。色彩艳丽,对比强烈,深受人们喜爱。扑灰年画艺术风格独树一帜,以色代墨,着色浓重,色彩艳丽,形象追求动感,结条豪放流畅,人物面部造型多胖耳大腮,但在丰满圆润中不失隽秀感。扑灰年画挥豪放、推拙粗犷、古朴、典雅,兼工重写是它的精髓。题材有民间传说、历史故事、戏曲人物、仕女娃娃等,把年画与年俗活动紧密结合,深受民间欢迎。

历史民俗

高密扑灰年画起源于明朝初期。据说它的始创者是高密北乡公婆庙村的一户王姓人家。这家人从外地迁徙而来,迫于生计,便临摹一些张贴画和庙宇壁画摆摊出售,慢慢掌握了一些技艺,又不断探索,把随处可得的柳树枝烧成炭棒当画笔,把咸菜疙瘩刻成印章、印花模具。自此,带着农村土味,带着农民的传统习俗,带着民间艺术的瑰丽风彩的高密扑灰年画诞生了。

嘉庆年间,高密扑灰年画开始使用画印结合的新技术。当时,曾在天津杨柳青画店刻板的胡三,来到了高密李家庄,投入胡玉显门下。他将杨柳青木版年画技法糅进扑灰年画制作,先刻版印线稿,再以手绘完成画面,使每幅画都可以在短期内实现批量生产,提高了效率。因经济效益成倍增长,很多画坊改画这种年画,称为半印半画。

制作方法

扑灰年画制作是根据作者所构思的题材内容,打好腹稿后,先用柳枝烧制成的炭条勾出轮廓,即粉稿,然后扑抹在另外的白纸上,就叫作“扑抹”。这是扑灰年画的第一道工序,如此可以扑抹数张画稿。如再增加数量,可以在扑好的一张画稿上再用柳枝炭条描一遍,重扑。

制作扑灰年画的第二道程序是“手绘”。“扑抹”是基础,“手绘”是关键。“手绘”复杂得多,主要包括“大刷狂涂”、“细心巧画”、“描子勾拉”、“粉脸”、“涮手”、“赋彩”、“开眉眼”、“勾线”、“涮花”、“磕咸菜花”、“描金”、“涂明油”等步骤。

高密扑灰年画的获奖荣誉

2006年5月20日,高密扑灰年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高密特产推荐更多>
潍坊特产推荐更多>
山东特产推荐更多>

高密扑灰年画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