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雕,是广府雕塑的简称,是指以广州为代表的具有岭南传统文化特色的雕刻工艺及其制品。广雕中最负盛名的是牙雕、玉雕和木雕。雕刻艺术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按雕刻的质体分类,可分为牙雕、玉雕、木雕、石雕、砖雕、骨雕等。
广州牙雕有2000多年历史。在西汉南越王墓出土文物中有一捆5支大象牙,最大的长达126厘米。据鉴定,象牙的产地是非洲,可能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来的。据《格古要论》记载,早在宋代,广州工匠已能制作出内有三层且层层可转动的象牙球,被冠以“鬼工球”的美名。清代以来,无论出口贸易、进贡宫廷或民间消费,广州牙雕都居全国之首,上个世纪初以来更是名扬海外。
广州的牙雕兼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精雕细刻的岭南风格,多以花木、山石、龙舟、宝塔、蟹笼等岭南山水景物为题材,擅长独特的镂空技艺。其中以镂雕象牙球、画舫著称,尤以镂刻精细多层象牙球最负盛名。雕刻艺术家们用一块完整无缺的象牙料,镂空成各种规格、层数不等的圆球,象牙球最小的仅二三层,最大的有40多层,每层都刻上龙凤、花卉等各种图案,且能灵活转动。广州牙雕艺术家镂雕的20层象牙球早在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工艺特种奖。迄今为止,广州象牙球镂雕层数已达45层。亭台大花舫也是著名的广州牙雕作品。花舫的船身以龙为造型.上有2~7层楼阁,舫上人物多达3000人,还有旌旗、灯饰等,栩栩如生、千姿百态,非常壮观。此外还有用整支象牙雕成的全牙雕、渔翁撒网、通雕蟹笼、古装仕女等。
广州玉雕工艺形成于唐代中后期,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广州玉雕艺术继承了宋代巧色玉的传统,创造了“留色”的特技,显出了原玉的天然颜色,特别精美。到清代道光年间(19世纪初叶),广州玉雕工艺制造业已成行成市,而且出现了玉器工商行会组织。
广州玉雕艺人汲取各地玉雕技术,博采众长,与广州牙雕技艺结合起来,在品种、工艺、用料等方面创造出自己的风格。广州玉雕的原料多选自粤西信宜的“南方玉”。信宜玉呈草绿色,半透明,多自然斑纹,磨琢后晶莹通透,别具一格。广川玉雕制品有首饰品和摆设品两大类。首饰品有玉镯、戒指、耳环、玉坠以及以金银宝石镶嵌的玉饰等。摆设品有传统的花卉、人物、鸟兽、瓶罐以及玉球、花舫、宝塔等别具风格的高级工艺品。其中通雕玉球是广州玉雕艺人攻克玉石高硬度、难加工的产品,这种玉球构思独特,造型精美,多达20多层,大球套小球,厚薄均匀,各层转动自如,托在手上轻轻晃动,会传出玉石碰击的清脆声,而球上还雕上山水、花卉、人物、虫鱼、花鸟等衬花,形象生动逼真。其中一座18层吊缚双狮子母球曾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薄胎南方玉碗和玉雕小茶具也是广州玉雕中的精品,是中国玉雕艺术的珍品。
广州木雕是“广派”木雕的代表,与同属岭南木雕的潮州木雕在风格上有明显的差异。“潮派”以髹漆贴金木雕为特点,广州木雕则注重保留木料的天然纹理,打磨光滑,髹漆明亮,配合各种形象的传统雕刻艺术,形成天工与人工相结合的风格效果。唐宋时期,广州海外贸易发达,东南亚国家的酸枝、花梨等木材经此入口,广州红木家具业迅速发展起来。明初,广州红木家具生产已形成行业。到清代,优质木料更集中经广州进口,西式建筑风格及西式家具传入,对广州红木家具进一步发展影响很大。从简单的线角图案雕刻发展到半立体多层次的浮雕、通雕甚至立体雕,广式家具形成了注重雕工、繁复豪华的独特风格。宫廷中,广式家具得到统治者的垂青,还专门设立“广木作”,以区别京式与苏式、杨式家具,这从现存故宫所藏丰富广式家具可见一斑。广式木雕家具在乾隆之后达到鼎盛。
精镂细刻,随形施艺,形成了构图新颖别致、造型生动逼真、雕工精巧细腻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