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木雕

导航菜单

广州木雕

浏览 1232 .喜欢 29
喜欢一下
非遗非遗
发布:小曦
标签: 工艺品 木雕 雕刻
属地:广州广东

广州木雕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作为广派木雕的代表,充满富贵典雅气息的风格,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喜爱。木雕是广州雕刻的一种,素以工艺精巧细腻而闻名。木雕分为建筑装饰和家具雕刻两类。建筑雕刻多采用棒木制成,有厅堂花榻、门窗、屏风、神案等,如陈家祠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里的屏风、梁柱、门窗便处处体现着广州木雕工艺的特色。家具雕刻以红木家具和棒木箱最为有名。以红木家具为例,它继承了我国传统的雕刻工艺和木质结构工艺,具有造型古朴典雅、雕刻精细、打磨光滑、油漆明亮、结构坚固、经久耐用等特点,是东方式厅堂的高档实用艺术品。

清代“一口通商”政策令优质木料更为集中经广州进口。随着西式建筑风格及西式家具传入,推动广州红木家具进一步发展。这时,广州木雕装饰花纹越来越多,从简单的线角图案雕刻发展到半立体多层次的浮雕、通雕甚至立体雕,广式家具形成了注重雕工、繁复豪华的独特风格。彼时,紫檀木、花梨木、鸂鶒木等珍贵木材进口广州后,一大批能工巧匠就地加工,致使红木作坊布满珠江边的河涌两岸。从东濠涌、天字码头、海珠石、清水濠至濠畔街、走木街、象牙街、西来初地一带,涌边堆着木,涌里泡着木。广州城水运便利,这些硬木可直接运至濠畔街,濠畔街酸枝大器作坊逐渐增加,至清代有数十家,由此濠畔街也被称为“酸枝街”。街头巷尾间,身材健硕的年轻木工匠往来穿梭,在阳光下抡斧挥凿、细心刮磨,一门心思琢磨着如何制作精品。

广州木雕素以精细、繁复、华丽而闻名,其工艺所采用的木料主要是紫檀木、酸枝木、花梨木、坤甸木、樟木、柚木等。其制成品主要包括广式家具雕刻和建筑装饰木雕两大类。广州木雕注重保留木料的天然纹理,打磨光滑,髹漆明亮,配合各种具体形象的雕刻,形成天工与人工相结合的风格效果。广州木雕注重具体形象的雕刻,讲究繁复而精细的装饰性,装饰面积往往达到80%,形象则追求粗犷而豪放,气势恢宏,是艺术装饰性与生活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广州木雕的题材多样,既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又有渔、樵、耕、读;纹样既有龙凤狮蝠、八仙三星、如意八宝、梅兰竹菊、岭南佳果等传统吉祥式样,又有虎爪脚、法国式图案洋花、双狮滚球等西洋式样,独具广州风味,形成绝佳的岭南艺术风格。

秦、汉时期,广府先民已雕刻出栩栩如生的动物、生活用品器物和各式各样的俑类。

据《广州汉墓》著录,木雕始见于广州三元里马鹏岗西汉前期汉墓出土的武士俑和骑马俑。这些木俑为圆雕作品,人的手和腿、马的四蹄与尾部都是另装的,以竹钉贯牢,雕刻风格写实,动作颇为生动。

唐代开始,广州对外贸易鼎盛,开辟了万里“通海夷道”,东南亚的酸枝、花梨等贵重木材登陆广州,广州红木家具业兴起。彼时,佛教传入中国,盛行雕刻佛教人物。

光孝寺是广州年代最古、规模最大的佛教名刹,民谚有云“未有羊城,先有光孝”。1950年,有人意外发现,光孝寺大雄宝殿的大佛腹中藏有许许多多的佛物、佛珠、小佛和木雕罗汉,经考证正是难得的唐代木雕,1000多年前广州先民的鬼斧神工重见天日。

到了宋代,广州成为全国最大的通商口岸,彼时中国的雕刻技法已趋成熟。宋代著作《营造法式》介绍了混作、雕插写生花、起突卷叶花、剔地洼叶花、透突雕、实雕等6种雕刻工艺。

其中混作指圆雕;“起突卷叶花”是指高浮雕;“透突雕”是花纹局部镂空与地脱开的雕法,后世称为“透雕”。千百年来,广州木雕将其中沉雕、浮雕、透雕、圆雕等几种表现力较强的雕刻技艺传承下来,成为主流技艺。

元明清是木雕的大发展时期,历史上有名的“广州十三行”就是海外贸易急速发展和繁荣的见证。在此期间,大部分作为压舱物的珍贵木材大量涌入中国,广州作为多数船只的登陆口岸,留下了很多优质的硬木木材,给广州木雕的发展奠定了材料基础。

明清时期,中国家具发展至成熟期,形成苏作、广作、京作三大流派,三大流派各有独特魅力,后人总结为“文苏、豪广、奢京”,上演中式古典家具的“三国演义”。其中广作中西交融,技艺独特。

广州木雕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州木雕 相关地区

更多木雕的相关特产
广州特产推荐更多>
广东特产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