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青花瓷是福建漳州平和的特产。20世纪90年代,福建平和南胜、五寨明清古窑址找到“克拉克”瓷,至此,一个长时间困扰国内外陶瓷考古界的克拉克瓷之谜终于被破解,经过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考证,平和青花瓷就是欧洲人所称的“克拉克”瓷。
平和青花瓷的特点是宽边,在盘、碗的口沿绘分格及圆形开光的山水、人物、花卉、果实等。其生产可分明万历至清初和康熙两个时期,前者为开光的青花瓷,后者则胎薄。产于明万历年间的平和青花盘使用浙料绘画,有翠蓝、灰蓝、淡蓝几种色调,运用分水技法,形成三至四个色阶,为康熙青花的成熟奠定了基础。画师们熟练地运笔,无论勾、点、染皆随心所欲,自然洒脱。凡是勾勒圆圈,皆是用两笔拼凑而成,因这种花卉图案具有典型的欧洲风格的青花瓷器,深得欧洲王公贵族喜爱。
平和青花瓷是明代外销瓷器中数量最多的一种,它既具有欧洲的趣味,又保留了中国的民族风格。平和青花瓷的造型主要有盘、碗、瓶、军持等,以盘为多且具典型性。器物一般薄胎,盘有圆口和葵花口,内底微凹,圈足微向内斜,足上多粘有砂粒。其纹饰特征主要表现在装饰上,中心的主题纹饰多为花卉、花篮、禽鸟及动物纹,盘内壁一般为八个左右扇形(亦有椭圆形)开光,开光内绘杂宝等图案,有的盘壁还模印出花瓣或开光的轮廓。一般收藏的平和青花瓷瓷盘,有圆口,也有葵花口的,都是折沿、浅腹、平底、矮圈足,圈足粘砂;盘外壁为简易开窗图,盘内壁为莲瓣形开窗,窗内饰四吉祥和向日葵等,并间以立柱。立柱内饰锦纹和璎珞等;内区为锦边八弧开窗,窗内为水草和飞禽等中国画等图案。
明朝万历三十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截获了一艘名为“克拉克”的商船,随之船上的上万件青花瓷器也被扣留,这批没有名字的青花瓷无奈的随了船名,被人称为“克拉克瓷”。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平和瓷在平和窑寂寞地躺着,而在外声名鹊起的青花瓷因为无法对接来自平和的家乡生命密码不得不流落他乡,以“汕头器”、“吴须手”、“吴须赤绘”、“交趾香合”等等名字漂泊江湖。
在岁月的更迭中,克拉克瓷逐渐完成它声名远播的历程。1603年的拍卖让“克拉克瓷”一鸣惊人,直到上个世纪那场“晚到了400年的中国瓷器来了”的大型拍卖会,阿姆斯特丹成为“克拉克瓷”的福地,平和窑在这里晃亮了西方人的眼睛,以它温润骄人的青花身影。
宛如流落他乡的流浪艺人,在不同的区域总是留下不同的容颜。平和瓷的寻乡之路漫长且艰辛,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流浪江湖400年的“克拉克瓷“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出生地——福建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