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洛大黄的主要品种是唐古特大黄(鸡爪大黄)和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elf)属蓼科大黄属,是掌叶大黄的变种,叶片深裂成鸡爪状,也叫鸡爪大黄,多年生高大草本。根粗大、肥厚,直径达10厘米,外皮棕褐色、有纵横皱皮,断面棕黄色,具多数星点排列成环圈;茎直立,高达2米,圆柱形,中空,少髓节部膨大,上部具分枝;茎生叶和茎下部叶具长柄,与叶片等长或稍短,被柔毛;叶片轮廓宽心形,掌状二至三回深裂,长宽近相等30-50 厘米,一回裂片3-7枚,裂片再一至二回羽状深裂,小裂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狭尖,表面具有乳头,状小突起,背部有柔毛;茎上部叶较小,柄短;托叶鞘褐色,膜质,被短柔毛;大型圆锥花序紧密,分枝向上,贴近花序轴,密被乳头状毛;花小,淡黄色至乳白色或紫红色,花被片椭圆形或圆状卵形,长约1.5毫米;瘦果椭圆状三棱形,长8-10毫米,宽6-8毫米,顶端微凹,茎部浅心形,暗褐色。花期6-7月,果期7-8月。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为多年生草本,高可达2米,叶面呈手掌形状。根及根状茎粗壮,肥厚,稍木质,外皮暗褐色,断面深黄色,根状茎横切面外围有排列紧密的环星点。茎直立,粗壮,无毛。基生叶和下部叶具粗壮的长叶柄;叶片宽卵形或近圆形,长达35厘米,掌状浅裂至半裂,基部浅心形,裂片呈狭三角形,先端尖锐,两面疏生乳头状小突起和白色短刺毛;茎生叶较小。花序圆锥状,顶生,长10~20厘米。花小,淡红紫色,数朵簇生;花被片6,排成2轮;雄蕊9,稍露出花被;小坚果长方状椭圆形,长约10毫米,宽7~8毫米,具3棱,沿棱生翅,顶端微凹,基部近心形,棕色。花期6~7个月,果期7~8月。
果洛藏族自治州的林缘山脚、闲置荒地、房前屋后、圈窝子旁都可种植果洛大黄,种植大黄即可改善退化草地,保护生态环境,也可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加农牧民收入。果洛大黄根茎呈圆柱形、圆锥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块状,除尽外皮者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的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及星点(异型维管束)散在,未除去外皮者表面棕褐色,有横皱纹及纵沟,顶端有茎叶残基。果洛大黄除具有泻火解毒、活血消瘀等传统功效外,还具有突出的抗菌、抗病毒、抗衰老、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特别适用于糖尿病患者和保护肾脏的作用。
1、外在感官特征和品质:果洛大黄根茎呈圆柱形、圆锥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块状,长3—17厘米,直径3—10厘米。除尽外皮者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的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及星点(异型维管束)散在,未除去外皮者表面棕褐色,有横皱纹及纵沟,顶端有茎叶残基。切开面多凹凸不平。质坚实,有的中心稍松软,不易折断,折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颗粒性。根茎横切面髓部较宽,其中可见星点,排列成环或散在;根部横切面则无星点,木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形成层环明显。气清香,昧苦微涩,嚼之黏牙,有沙粒感。
2、内在品质:青海出产的大黄是我国的四大中药之一,是青海省的著名特产,以出产历史悠久,质量好,产量高,疗效佳而驰名中外,而果洛大黄是青海大黄中的上品,在商品大黄出口中曾经享有“免检产品”的美誉。果洛大黄以地下根或根茎入药,被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为中药“大黄”的正品。果洛大黄药性骏烈,古有“将军”之称,即泻下,又收敛。主治实热、便秘、积食、停泻、腹疼,肝热引起的眼热,内热引起的的牙疼、口疮、衄血、便血、黄胆等。外用治烧伤、烫伤、蜂窝组织炎、疮痈、疔毒等;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疼。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疼。果洛大黄也是传统藏药资源种类,藏名称“君木扎”(译音),在《月王药珍》、《四部医典》、《吾三卷香》、《晶株本草》藏医药传统经典著作中均有记载,藏医认为,果洛大黄具有清热泻下、消肿止疼的功效,用于治疗赤巴和培根病及其引起的热性病症、瘟疫、高烧、实热便秘、腹疼等病症。大黄中具有致泻作用的主要成分是蒽醌甙及双蒽酮甙,其泻下作用,较其相应甙元作用为强,蒽醌甙有:大黄酚—1-葡糖糖甙或大黄酚甙、大黄素-6-葡糖糖甙、芦荟大黄素-8-葡萄糖甙、大黄素甲醚葡萄糖甙、大黄酸-8-葡萄糖甙:掌叶大黄中还含有大黄素双葡萄糖甙、芦荟、大黄素双葡萄糖甙、大黄酚双葡萄糖甙。游离型蒽醌类主要有:大黄酚、大黄素、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又含有大黄鞣酸及其相关物质,如没食子酸、儿茶精、大黄四聚素此类物质有止泻作用。谱尼测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我州甘德县岗龙地区的大黄中的营养成份和蒽醌类有效成分进行了检测(详见产品品质检测报告)。果洛大黄与青海省其它地区大黄中的蒽醌类有效成分含量对比表见表一(略)。按青海省大黄的地方标准,大黄5种蒽醌类的有效成份指标:芦荟大黄素≥2.48%、大黄酸≥2.23%、大黄酚≥0.96%、大黄素≥1.25%、大黄甲醚0.98%。果洛大黄与黄南州泽库县大黄相比芦荟大黄素(±0.297)高9.89%、大黄酸(±6.633)高107.56%、大黄酚(±1.124)高29%、大黄素(±1.674)高126.24%、大黄甲醚(±0.506)高33.87%、总量(±10.134)高63.87%。且含有果糖、葡萄糖、淀粉、脂肪酸和没食子酸等多种营养成分。所以果洛大黄不仅是很好的保健营养食品,也具有良好的治疗功效,其根部发达,色泽鲜亮,肉质棕黄色,油性大,味清香,味苦而微。
由于果洛地处偏远,环境闭塞,历代封建王朝没有在这里真正建立过政权,实行直接统治,长期游离在各大政治集团之外,大小部落是社会最基本的组织形态,互不统属,各自为政。直到1952年解放前夕,这里仍处在封建部落割据状态。人们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是游牧、狩猎、和采集业,生产方式原始落后,人民生活极其贫穷。
在长期的狩猎和采集过程中将部分野生药用植物进行积累,换取生活来源或简单的医用。据史书记载,在草原宗教生活中采集大黄不但作为医用,而且用大黄流行占卜,在玛多莫格德哇遗址中发现一些石头排成圆圈,在石圆圈附近,出土了一些类似大黄残留物,显然在这儿曾进行过一些丧礼或或有关宗教仪式。根据以上推断,果洛先民通过宗教活动已初步掌握了用大黄进行医治或食用的方法。
几百年来,果洛草原头人之间为了扩充草地资源相互残杀,由于少数头人牲畜不断增加,从而也增加了牲畜因疾病而死亡,为了减少牲畜的死亡率,大黄成了医治牛羊的良方,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消食,当地牧民将大黄切成片,作为大黄茶进行饮用,在以肉食为主的果洛地区部分牧民任然喝用大黄制成的茶来降脂。
果洛州班玛县藏医丘智合先生在他的藏医专著中专门叙述了大黄的药用及食用的的方法。果洛大黄除具有泻火解毒、活血消瘀等传统功效外,还具有突出的抗菌、抗病毒、抗衰老、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特别适用于糖尿病患者和保护肾脏的作用。使其从单一药用植物资源的局限中摆脱出来,得以向特色食品、饮料、保健品等产业领域扩展,资源实际需要量日趋增加,而人工栽培大黄用工少,投入小,收益大,无需精细管理。
2014年5月2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果洛大黄”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