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栀子是浙江省温州市特产,温栀子(黄栀子),茜草科栀子属,即栀子别名黄枝子、山枝子、小红枝,是一种小型常绿灌木。栀子在温州有1700多年的文字记载历史,多年的栽培史,温栀子果实比其他产地个头大,可以提取食品染料,制作栀子茶、栀子籽油等系列食品和栀子花纯露、栀子花精油等系列化妆品。
温州市的地貌受地质构造的影响,地势自西向东呈梯状倾斜。洞宫山脉自福建省东北东走向延伸于泰顺、文成二县,括苍山脉从永嘉西部东北东走向至黄岩、仙居,海拔多在千米以上,又因断裂作用,构成巍峨的中山山地。和它们平行,南雁荡山脉和北雁荡山脉逐渐降低成千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带。再东是冲积和海积平原,平原上散布着蚀余的孤山和孤丘。海岸有基石质和淤泥质二种,适合温栀子的生长。
2019年,温州全市温栀子栽培面积约5.6万亩,是温州栽培面积最大的中药材,为浙江省最大,占中国栀子种植面积的20%左右;鲜果产量1.25万吨,干果产量4500吨;规模企业(合作社)92家。
温栀子(黄栀子)与温郁金、温山药和温枳壳并称为温州市市四大传统道地中药材。生栀子捣烂外敷能活血散瘀、消肿止痛。干燥成熟的果实入药,具有保肝利胆、泻火除烦、凉血解毒之效,用于热病心烦、湿热黄疸等症。
温栀子以干燥成熟的果实入药,其味苦、寒。在温州还保留着用黄栀子、黄柏和糯米饭配伍治疗黄疸肝炎的用药习惯。作为武术之乡,温州很多民间拳师保留着将黄栀子用于跌打损伤外敷药的传统。温州地区还将黄栀子作为食品染料,制作非遗美食九层糕、平阳黄年糕,还用于腌制萝卜等。
温栀子果实个头大、枝叶浓密、根系发达、花大而美丽、花期长,黄栀子色素含量高,由栀子提炼而成的天然色素应用于食品、医药、日用化工等行业。
东晋,永嘉郡太守谢灵运在《游名山志》中记载:“楼石山多栀子”。楼石,今名流石,在温州市苍南县藻溪镇,这是温州栀子最早的记载。此后就有很多关于温州栀子的记载,南朝道教、思想家和医家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日:“栀子处处有”。曾日:“解羊踯躅毒,(按)栀子皆六棱”。南宋政治家、诗人王十朋,温州乐清人,留下《咏栀子》:“禅友何时到,远从毗舍园,妙香通鼻观,应悟佛根源”的诗篇。明·万历《雁荡山志》收录了栀子栽培生产,日:“山栀,花气浓香,降火,通利三焦,并作染料”。温州泰顺、平阳和苍南部分山区居民都将栀子树列入分家的财产分配项目中,足见栀子在本地农民心目中的经济地位。
2019年,温州市温栀子生产经营主体自发组建了栀子花产业联盟,延伸温栀子产业链,除中药饮片外,还开发生产了栀子茶、栀子籽油等系列食品和栀子花纯露、栀子花精油等系列化妆品。温栀子已经成为温州农业主导产业和中西部山区农民增收重要产业。
2019年9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温栀子”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