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阳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同季。春季多阴雨低温,盛夏多伏旱和洪涝,秋季多连阴雨天气,较高地区常年有秋风,冬季以阴天为主,多冬干,无霜期长,适宜种植辣椒。壤土层次分化明显,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疏松、湿润是辣椒生长的好环境。山形呈扇状放射,天然隔离条件好,辣椒病虫害较少发生且不易传播、容易防治,加之以农家肥为主的传统施肥方式,农业生产污染较少;境内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程度较低,无“三废”污染,特殊的地形地貌,有效地隔断了工业污染,生态环境条件优越。
绥阳子弹头辣椒,果长2-5厘米,横径1.5-3厘米,干果重1-1.8克。表皮油亮,果面光滑,成熟果鲜红色,干椒枣红色,皮薄肉厚,含水量少,种子较多,品味温纯,香辣协调,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有机酸,辣椒素,维生素C,加工适应性好。色泽红、味辣、芳香、干物质含量高,商品性好,品质优良。耐旱、耐瘠,适应性强,座果率高、抗病性强,丰产性和稳产性均好。
绥阳子弹头辣椒维生素C含量10~60mg/100g;粗脂肪3.5~15%;粗纤维24~34.5%;粗蛋白12~19g/100g;干物质75~90%;辣红素30~55E(1%1cm);水分8~20.0%;灰分2.5~8.5%。
果型子弹头,表皮油亮,果面光滑,成熟果鲜红色,干椒枣红色,果皮肉厚,含水量少,种子较多,风味醇厚,香味适中,加工适应性好
据道光《绥阳县志(1978-2007年)》记载,“绥阳朝天椒种植历史悠久,据考证在明朝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即有海椒出现于集市贸易之所。……”。据绥阳县供销合作志记载,绥阳辣椒,自明朝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即出现集市贸易,已有417年的历史。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绥阳县种植辣椒面积1810亩,辣椒产量89690公斤。
解放前,绥阳辣椒种植以自食为主,新中国成立后,广大绥阳椒农已进行大规模的商品化生产种植辣椒,并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出口斯里兰卡、新加坡、韩国、日本、美国、英国、法国、东德等国家。
1996年起,绥阳县县委、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开展辣椒产业化建设,使得绥阳县辣椒生产得以大幅度的发展。近年来县委、政府将蔬菜、辣椒作为该县后续经济支柱产业进行培植,辣椒种植规模迅速扩大。
1999年9月,绥阳县获农业部“中国辣椒之乡(绥阳朝天椒)”命名。
2000年,绥阳县建立的辣椒专业网站。
2002年,就制定了贵州省绥阳县地方标准《绥阳朝天椒干制技术》(DB520323/T10)。规定了绥阳朝天椒晒干、烘干技术规范和包装、贮存及运输要求。
2017年来,绥阳县通过核心示范区建设,新品种引进、采用辣椒漂浮育苗、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生态化栽培技术,结合本地辣椒长期种植经验,通过标准化技术推广,辣椒产品质量得到了不断的提高。
1964年,绥阳辣椒被原国家经贸委评定为全国出口七大名椒之一,是出口免检产品。
1983年,在全国出口商品基地建设成果展览会上,“黄杨小辣椒”得获荣誉证书。
2006年,绥阳朝天椒(干辣椒)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品认证。
2017年12月2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绥阳子弹头辣椒”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