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子秧歌是山东济南非常古老的传统民间舞蹈。最初发源于济南商河县,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据记载汉鸿嘉四年(公元前17年)河堤都尉许商开凿商河,祝河竣工民众自发鼓伞齐舞以示庆贺。
舞蹈奇葩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乐舞文化,尤其是各民族的民间舞蹈,更是源远流长,风采各异,构成了中华民族乐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东秧歌是华夏民族乐舞文化史上公认的一朵绚丽多姿的奇葩,在中国民间舞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山东秧歌具有突出的地域性,从分布情况看,以鲁西、鲁北和胶东半岛流传最盛。据不完全统计,山东省不同种类的秧歌约有30多种,秧歌的总体风格相对统一。表现形式大致分为地秧歌、寸秧歌、跷秧歌三种,其中跷秧歌历史最久、分布最广。 至今活跃在齐鲁大地上的地秧歌最主要的有"鼓子秧歌"、"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被称为山东"三大秧歌"或者说"三大民间舞蹈"。其总体风格男性粗犷豪放、尽现阳刚之气,女性则是妩媚柔韧、富有含蓄之美。而最具豪情、刚劲火爆、威猛潇洒的则是流传在黄河北岸、鲁北地区的鼓子秧歌……
丑伞表演者向右侧走下弧线推出,像是拉牛皮筋,柔中带刚,富有韧劲;花伞右手向右斜前方推出翻花后收于背后,动作潇洒自如,昂首挺胸,帅气十足;鼓子借抡劲带动上身,跳转劈蹲,大起大落,粗犷奔放;棒槌在肢体运动过程中相互击打,上挑下盖,左挫右擦,显得轻巧利落,表现出少年好动的活泼习性;而作为女性的花,因为舞动扇绸要求双臂必须向上展开,向前后左右抡动,以抡带动,致使抡起来风火有力,跑起来轻盈飘逸,活泼优美……
表演形式
鼓子秧歌演出前,有些地区要先举行一种为了纪念已故父老祭祀仪式,每到正月十五晚上,鼓子秧歌队先去土地庙祭祀。队伍踏着缓慢的节拍,步伐整齐庄重,全体肃穆而行,一路上点着"路灯"从村口到土地庙,摆上供品,祭奠磕头,跳一段秧歌舞蹈,然后回村里才开始正式演出鼓子秧歌。
这个仪式体现的是鼓子秧歌的祭祀、欢娱亡灵功能,现在早已消失了。
串村是鲁北地区的一个风俗,过去从初七、八开始到正月十五,只要有鼓子秧歌队的村庄就会到周邻的村庄去串村以示友好,被访问的村庄只要有条件,同样回访,这是乡民之间或者巩固感情或者缓和矛盾冲突的时候,是乡俗仪礼的表现。
串村一般分作四个段落,即:探马、进村、街筒子、跑场子、出村。
风格流派
一种民间舞蹈动律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社会心态、审美情趣、生活习惯等内在因素外,道具的运用和性能,也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就鲁北地区鼓子秧歌而言,表面看来在表演风格上似乎是没有什么多大区别,但实际上内在韵律有着很大不同。
一般来说,商河地区舞蹈功架大方有力,粗犷豪迈,在伞的运用上喜欢"高架势",给人开阔大器,威风八面的感觉;而惠民地区则不同,古朴沉稳,动律也比较缓慢,而且在功架上多用"低架势",棒与花也各有所长,独具看点。
角色所用舞蹈道具的不同,自然而然形成了动律差异,而所呈现出来的动律韵致也产生了不同。正如艺人们所言:"一人一个架,一人一个味,一人一个性"。
譬如伞,在舞动方式上就有三种:肩扛、腰插和手举。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扛伞、插伞、举伞"三个流派"。
表演中伞执法的不同,舞蹈动态和韵味自然就会不同,不同的表演风格自然也就产生了。
美好未来
原生态民间舞蹈作为齐鲁舞蹈文化的根基固然需要有正确的观念
来保护和发展,但这决非意味着要裹足不前。舞蹈的传承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过程,我们需要做的是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在民间自然发生的舞蹈活动,而不是靠对它的"发展"来求取文化建设上的功名。在本土舞蹈资源的挖掘整理时,要注重对民间舞原生态的保护,使其在发展的同时不至于丧失其内涵与本质。泱泱几千年的文明古国所留下的遗产实在是丰厚多样的,民间舞蹈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也理应受到这样的保护。
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鼓子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鼓子秧歌最初发源于济南商河县,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据记载汉鸿嘉四年(公元前17年)河堤都尉许商开凿商河,祝河竣工民众自发鼓伞齐舞以示庆贺。鼓子秧歌是当地民间为庆丰收,而载歌载舞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每年的元宵节,是鼓子秧歌演出活动的高潮日。秧歌队伍庞大,人数众多,角色各异,锣鼓齐鸣,热闹非常。
"鼓子秧歌"最早被称之为"打鼓子"或者是"大鼓子秧歌"、"跑秧歌"等。被冠以"鼓子秧歌"之名,不过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的事。它广泛活跃于山东鲁北地区的商河、济阳、惠民、乐陵、阳信、临邑等县市,其衍变发展历史说法很多,源远流长。
源流说归纳起来不外乎如下几种观点:劳作说,外来说,祭祀说与巫傩说……
劳作生舞
鼓子秧歌的始发地商河县位于黄河岸边,苍茫浩瀚,沃野千里。然而,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很少给生活定居在这里的民众带来幸福和安宁,原因就在于被称为"中华文明摇篮"的黄河。
黄河那善淤、善决、善涉、暴戾多变的性格使它在历史上不断地肆虐、摧残着两岸人们的生活,导致了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根本无法长治久安,始终在劳作耕耘的同时,不断抵御抗衡着黄河对他们生活的侵袭与蹂躏。
然而,民生的艰难更加激起了这个地域中人们的生存和反抗欲望,面对着黄河水的泛滥肆虐,奋起抗洪抢险救灾,筑堤固坝,导水排涝,用自己的辛劳与坚韧,顽强的使自己的双脚坚实的站立在这片多灾多难但却一直养育着他们的土地上。而灾后的散墒抢种,辛勤劳作,怎能不让他们用自己的特有方式来庆贺丰收喜悦、表达情感呢。
淳朴贫穷的人们随情而动,随意而发,因陋就简,于是,锅碗瓢盆,棍棒簸箕,锨镢镐锄,手帕雨伞等身边的生活工具和用具就成为他们娱乐方式的借助物,聚集在一起唱起来跳起来。
周而复始,循环劳作的生活,逐渐形成了鲁北黄河两岸人民特有的生活、生存和情感表达方式,而民间富有艺术才华艺人们的推波助澜,使着原始形态的秧歌在逐渐的发生变化,舞蹈动作在不断地总结归纳、提炼升华,道具则为了审美上的愉悦而逐渐由瓢盆换成鼓子,雨伞换成平顶伞,即兴、随意发挥、简单的舞蹈动作也开始有目的的形成了组合……这种自然的形成发展方式,是否可以理解为鼓子秧歌的一种由来原因呢?"劳作说"的主要根据也正在于此。
实际上这不仅是鼓子秧歌的产生源流,可以说一切民间歌舞形式的产生根源,无不如此。纵览古往中外,那一种民间艺术的萌发成型,能够离开当时人们的劳作生活形态呢?
武舞成型
那么鼓子秧歌的舞蹈语汇构成的主流元素究竟是什么呢?
鲁北地区的老秧歌们说起鼓子秧歌的舞蹈动作源流、出处时,几乎是异口同声的说源自武术门派中的"大、小红拳",这肯定了构成鼓子秧歌舞蹈语汇的重要元素是武术动作。而这些舞蹈动作所依托的平台则是那千变万化,看似眼花缭乱但内中极有规律和规范的秧歌舞蹈表演阵形。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向来都是以武力取天下,得天下者为了维护统治无不编制歌颂本朝武功的"武舞",用于郊庙祭祀,展示自己的威严。周代礼乐制度"六舞"中的《大濩》、《大武》,唐朝军中的《秦王破阵乐》、秦王李世民亲制破阵舞图的《七德舞》,宋朝时期的《讶鼓舞》等,与鼓子秧歌相比较,在阵形、意境、神韵、舞技、功利诸方面,颇有相似之处,这可不可以认为鼓子秧歌很有可能就是这个时期的民间武舞、或者说宫廷武舞、军队武舞影响下的民间产物呢?
鲁北地区历史上兵连祸结,屡遭涂炭,血与火的洗礼不仅锻炼了这里的人民骁勇尚武的精神,也使他们在战争中学会战争,并把战争中某些手段用于民间舞蹈,经过千百年岁月的磨砺,锤炼出带有强烈军事、武术烙印的鼓子秧歌组织、表演形式,这难道有什么值得我们感到诧异之处吗?
总之
鼓子秧歌是集劳作、抗灾、祭祀、军事、武术、杂技等于一体,在长久的历史岁月中逐渐磨砺形成的,它那变幻莫测的一百多个秧歌场图,则是借鉴了古代军事战阵、仪仗、土木建筑、生产实践、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吉祥图案、动植物等形象,经过世代演练而总结归纳出来的,是鲁北地区人民智慧和艺术创作才能的结晶与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