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宁波波糖是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颇具特色的一种民族传统食品,始于是清朝咸丰年间。是用糯米加工的饴糖和去皮炒熟的芝麻粉末为主要原料,经过精心加工制作而成。它香甜、易化,所以又叫“落口酥”。
不仅好吃,经鉴定还含有大量维生素丙、葡萄糖和脂肪,营养丰富。并有润肺、止咳、化痰和助消化作用。
健脾养脾、养胃健胃、补血养血、补气益气、防癌抗癌、 降低胆固醇、养颜。
是香、甜、脆,色泽麦黄。 食之口内久留芝麻的清香。
镇宁波波糖是用糯米加工的饴糖和去皮炒熟的芝麻粉末为主要原料,经过精心加工制作而成。将饴糖加温至40℃时,加入芝麻末,这时饴糖就能层层起酥,在将起酥的糖皮卷成扁圆形状,一个个洁白的酥糖就像春风拂荡的层层波澜,故名为波波糖。
波波糖以饴糖为原料,饴糖清甜易消化,经过麦芽酶的作用可变为葡萄糖,直接进入血液,极富营养,加上芝麻末,更加香甜酥脆,入口即化,是一种老友皆宜的食品。
关于镇宁波波糖的来历,有不少美丽的传说。这里是其中的一个。
以前,镇宁城里有个做糖的老糖匠,老伴死了,只有一个儿子,名叫唐儿。唐儿从小聪明、诚实、勤快,才十岁就学会了父亲的做糖手艺。他们以包谷为原料,做出“糍粑糖”、“窝丝糖”来卖,也能糊口。
桃花李花开了又谢,白水河的河水落了又涨,冬去春来,唐儿二十岁了,仍没有找到媳妇。这年的端阳节,老糖匠和唐儿用竹箩筐挑着糖到白水河瀑布一带去卖。过去,天黑了糖还卖不完,这天才到晌午糖就卖光了。父子俩很高兴,迈着轻快地脚步返家。当他们路过白水河边时,忽然听到有人在呻唤,只见一个年轻姑娘躺在地上,衣着破烂,满身是泥,身子十分消瘦。唐儿父子见那姑娘十分可怜,就把她放进箩筐抬回家来。到家后,父子俩马上烧来热水,帮她洗去身上的泥土,找来唐儿的衣服给她换上,又给她喂水喂药。不一会,姑娘从昏迷中醒采,她万分地感激唐儿父子的救命之恩。
这姑娘名叫兰姑,父母早已去世,她孤苦一人,流落异乡。唐儿子见她可怜,就留下她一起生活。从此,兰姑帮助他们做糖,洗衣做饭,把这个家弄得井井有条,唐儿父子乐得眉开眼笑。光阴似箭,一幌一月过去了。兰姑的身体恢复了,长得挺精神,人越发显得秀气,又乖又甜。唐儿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暗暗地爱上了她。
那时,镇宁州的提督赵德昌是个欺压百姓又贪财好色的家伙,他访得老糖匠家来了个漂亮的姑娘后,就起了歹心。一天,狗官趁唐儿父子外出卖糖去了,就叫差人把兰姑传进州衙来,狗官见兰姑像天仙般美貌,魂不附体,两眼直勾勾望着兰姑干笑。兰姑问狗官喊她来有哪样事,狗官说是喜欢她,要娶她做妾。兰姑气得掉头就走,狗官已叫人拦住大门,走不了啦。狗官见兰姑坚决不从,就叫人把她关了起来。
老糖匠和唐儿卖糖回来,听到消息后,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父子俩商量来商量去,都没有救兰姑的好办法。最后,唐儿想起去找结拜的哥哥犟略想办法。
犟略是个苗族后生,打猎能手,为人正直,乐于助人。唐儿是有一次去白水河瀑布一带卖糖时和他相识的,因为二人情投意合,就结拜为兄弟。
第二天一打早,唐儿去找到犟略,把事情的原委一说,犟略马上说;“我带几个人冲进州衙,把狗官杀了,救出兰姑”。见唐儿有些犹豫,犟略又说:“兄弟,不要怕,现在这个世道,贪官横行,好人受气,有理说不清,不来武的不行,你快回去,做好准备救兰姑。”
唐儿走后,犟略立马邀来三十多个伙伴,商量好办法,就身背弓箭,手提砍刀猎叉,一起奔向镇宁城。他们来到城里,天已黑尽。犟略带着人,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州衙前,把守门的兵丁杀了,一阵喊杀,冲进州衙去。狗官听到喊杀声,不知出了什么事情,吓得从后门逃跑了。犟略冲进州衙,找不到赵德昌,就把铁锁砸开,救出了兰姑。
狗官在外躲了一夜,才回到州衙,立即派人去抓唐儿父子和兰姑,可是他们早已离家出走了。他又派兵去抓犟略和他的同伙,也没有抓到。狗官气红了眼睛,便把气发在老百姓身上,派兵四处催逼苛捐杂税,把无辜的百姓抓进牢里。这年正值大旱,粮食减产,百姓被逼得背井离乡,逃荒要饭。人们提起那狗官,无不切齿痛恨。
正在这时,苗族农民领袖黄金印在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西征军的影响下,和太平军将领曾广依一道率领义军攻克了镇宁州城,杀了赵德昌,赶走了大小贪官,开仓放粮,赈济灾民。人们从困苦中得到解救,对太平天国义军和农民军十分感激。为了慰劳义军,镇宁城关、扁担、安西等田坝地区献来“银糯米”、“金黄麦”、江龙、募役、六马等山区献来“香芝麻”、花生、核桃等,县城里的人聚在一起商量,要把各地老百姓献来的这些东西做成一种最美好的糖献给义军,表示镇宁各民族人民的心意。大家商量了好久,一时找不出能做好糖食的人,便决定用出榜招贤的办法,写了招贤榜贴在钟鼓楼下。榜文贴出后的第三天,才见有一男一女来揭榜,大家围拢去看见是唐儿和兰姑。原来老糖匠听说义军赶走了狗官们,就带着唐儿和兰姑回老家来,他们听说要做一种最好的糖食来慰劳义军,决定试一试,老糖匠就叫唐儿和兰姑把招贤榜揭下来。
唐儿和兰姑揭榜回家后,在老糖匠的指导下,按照多年来做糖的经验,先用金黄麦发出麦芽,再将银糯米和麦芽煮熬糖化,然后滤去糖渣,将滤出的—糖水放在锅中再熬煮,再将熬好的液糖放在架子上反复拉扯,然后起酥……老糖匠和唐儿、兰姑干了九天九夜,做出了糖。但一吃起来还会粘牙,味道也不很可口。聪明的兰姑找来芝麻,将芝麻捣细放在糖里,又将花生、核桃包在糖中,这样吃起来香而不郁,甜而不浓,可是吃起还不够酥、脆,唐儿和兰姑又在扯糖上狠下功夫,在熬糖起酥时反试验火候……最后,一种酥、脆、香、甜的糖终于出来了。但这种糖叫什么名字呢?兰姑想了一会说:“那糖在起酥时就像河水的波浪一样,一浪赶一浪的,就叫波波糖吧。”老糖匠和唐儿都说这个名字好,于是就定名为波波糖。
糖做好了,唐儿和兰姑更加相亲相爱,寸步不离。老糖匠马上给唐儿和兰姑订下婚事。
第二天,正是中秋佳节,秋高气爽,镇宁城的各族父老、兄弟、姊妹为义军的胜利召开庆祝大会。天刚亮,四面八方的人都来了,犟略和他的同伴也来了。在庆祝会上,人们把老糖匠、唐儿和兰姑做的波波糖献给义军。义军吃了波波糖,一个个赞不绝口。黄金印晓得波波糖是老糖匠、唐儿、兰姑呕心沥血做成的,称赞他们手艺高强,当场奖赏白银一百两,并亲自给唐儿和兰姑主持在当天办理婚事。
八月十五晚上,一轮明月挂在天空,镇宁城人山人海,有的耍龙,有的玩灯,犟略和他的同伴吹起芦笙跳起舞,尽情地欢唱,为了庆祝义军的胜利,祝贺老糖匠父子和兰姑做出的糖,祝贺唐儿和兰姑结下美好的姻缘。
唐儿和兰姑成婚后,相亲相爱,不断改进制作波波糖的技术,使波波糖的质量越来越好。
镇宁波波糖就这样一代传一代,一直传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