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碱水耙,是江西省景德镇市的一道经典地方小吃,属于江西菜,该菜品原来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有的吃的,因此也被视为一种珍贵的美食。
碱水耙香味浓郁,油而不腻,碱水粑韧而爽口,用作点心或下酒均宜,颇受当地人民喜爱,碱水粑炒鸡蛋是最经典的,要是再加上一点农家做的湿盐菜(也就是雪里红,但是绝对比雪里红更好吃)那就更经典了,食用时切成薄片,以本地腊肉、大蒜等炒食,既能饱腹,又是下酒佳肴。
传说此地即春秋时伍子胥为逃避楚王迫害,在昭关一夜急白须发,混出关隘,昭关即是此处。武宁素有“吴头楚尾”之称,九宫山为吴国与楚国的分水岭,“吴楚雄关”是否即指昭关,故作传说待考。 再说伍子胥混出昭关,心境渐平,来到半山坳,席地而坐,倚树歇息。只见前不远处有一诺大土堆,土堆前立有石碑。伍子胥近前细看,碑上刻有“寒婆之墓”四字,残烛纸灰遍地,石拱台上祭品犹存。伍子胥饥不择食,在祭品中选一粑果充腹,此时亦顾不得它的冷硬酸苦,一阵猛嚼,几口就咽了下去。才待取第二个时,从树林深处走来一群老小,手提竹篮,前来扫墓。伍子胥隐姓埋名,只说来吴投亲,众人见伍子胥彬彬有礼,纷纷取出祭品,供伍充饥。伍子胥嚼着粑果,细听众人叙述寒婆的来历。 寒婆原名韩婆,丈夫早丧,遗下3子,大儿出戍边关,二儿征守海疆,三儿又为夫役被迫出走,音讯全无。
韩婆盼儿心切,日夜登山眺望,在一次暴风雪中,冻死坡前。乡人为之收殓,修坟立碑,取名韩婆坟,后人讹称“寒婆”,留下以其忌辰正月十二日之晴雨,预卜早春气候变化之习俗。如是日天晴,便说寒婆捡到干柴,早春气候必好,反之,必将是一个霈雨低温的坏天气。 伍子胥听罢众人叙说寒婆的苦难经历,朝墓叩首礼拜,祈祷寒婆保佑他报仇雪耻。见各人篮内装有四四方方似糕非糕,似饼非饼的供品,便问究竟。才知是韩婆死后,乡人在收拾其遗物时,米罈空空,灶冷锅凉,悬挂在梁上的竹篮内仅存米粑数块。
原来,年老体弱的寒婆,依靠乡亲接济度日,因见众人日子也不好过,就想出一个节食的办法,把大米磨浆蒸熟成粑,每天切下数片,和以野菜煮食。日子一久,米粑变酸,难以下咽。老人望着变质的米粑发愁,猛想起妇女洗发多用禾草烧灰滤水,既有清香,又能除污去油腻,便试着用禾草灰水掺米浆,果然可以存放多日,不酸不坏。以后乡人每逢韩婆忌日,便以此粑作供品,以示纪念。清代不少文人游览九宫山后,必至寒婆坟凭吊这位不幸的老人,有感而留诗:“半弓新月落山坡,石齿层层透露多,细雨如膏草如发,遗梳犹自说韩婆。”九宫奇景之一的“韩婆遗梳”即指此处。
伍子胥投奔吴国后,竭尽全力为吴国效劳,谁知吴王是个狂妄自大的昏君,听信越国的离间计,疏远了伍子胥。伍子胥想起了寒婆和众乡人悲惨遭遇,担心吴国人民会受到打仗的苦处,便又把制粑的方法传给了当地,以备不时之需,成为后来的年糕。其制法相同,但随时代的变迁和民情风俗各异,原料和形状逐渐改变。说起来寒婆粑与年糕还是一脉相承呢!
材料:
碱水粑一斤,牛肉丝二两,冬笋丝一两,木耳半两,青蒜段五钱,红椒丝五钱,猪油二两,酱油一两,清汤一面。
操作:
(1)将碱水粑切成薄片,放进热锅内炒去水份后,起锅入盘。
(2)炒锅烧热后,下猪油,再下牛肉丝,炒动,待牛肉丝转色时,即加入冬笋丝、红椒丝、木耳、碱水粑,连连翻炒后,下酱油和清汤,待碱水粑入味时,下青蒜段,继炒,至熟止。
1、把碱水粑浸泡在清水里是一个保存的好办法,但是要注意,浸泡在清水里的碱水粑需要每天清洗,水也要天天更换,这样才能保存更长的时间;如果你的碱水粑一直浸在水里,没清洗也没换水,已经出现酸味,就不能再吃了。
2、碱水粑洗净后,每块用保鲜袋包好,放在冰箱冷冻室里,吃多少拿多少,这个方法可以将碱水粑保存更久。
3、放于商场里碱水粑一般是抽真空保存,保存期可达三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