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窑

导航菜单

漳窑

浏览 205 .喜欢 69
喜欢一下
非遗非遗
发布:Forld
标签: 工艺品 手工
属地:漳州福建

漳窑,创烧于明朝前期,釉面呈米黄色冰裂纹,器形古朴大方,曾作为朝廷贡品,现为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漳窑米黄色器物形体轮廓线简练洒脱,疏朗生动,装烧工艺以匣钵、垫圈方式为主,支钉为辅。

漳窑“白釉米色器”,即釉面白中泛黄,成为销往日本的大宗贸易陶瓷。其层次变化多样,有的微闪青,有的偏淡褐,或黄褐、灰褐。造型风格富有表现力和美感。釉面晶莹、透亮,多数釉层温润,质感上佳者有如温玉一般。但有些器物在突起纹饰下可看到较明显的泛青釉,即釉面白中泛黄,通常又称“米黄釉”。

漳窑米黄色瓷器的显著特征为:“白釉米色器,纹如冰裂”。其窑烧使用横式阶级窑,氧化气氛;装烧工艺以匣钵、垫圈方式为主,支钉为辅;烧成温度绝大多数是1200℃左右,少数胎质精细的器物使用温度可达1200℃以上。

漳窑的瓷土洗炼加工不是很精细,含较多杂质,多数胎体灰白,少数胎白者胎质坚细,敲击有清脆的金属声,粗松者胎呈灰黄色。在装饰手法和装饰纹样的运用方面,漳窑常因氧化呈灰黄,有的足部暗红,系胎体中含铁成分较高所致。

漳窑采用快轮拉坯成型,修胎不甚规整,器物露胎处可见坯纹。大型器物如缸、瓶类腹部套白或灰黄,不及德化白瓷的坚实;“漳窑”釉色白中泛黄;鼎、炉类底足胎接,粗壮柱足者留有小洞或出气孔。瓷塑腹体中空,多数不封底,可见捏塑痕迹。有的塑像手部采用套乳足、柱足、兽足等,三足外撇;筒炉的底足较为特殊,传世中较易折损或脱落,大型造像留有坯胎未干时印下的席织痕。

漳州窑位于福建省南部,是明清时期对漳州地区窑业的总称。窑址主要分布于福建省南部的九龙江中游西部丘陵地带,即漳州、平和、漳浦、南靖、诏安、云霄、华安各县范围内。烧造的瓷器以青花瓷为大宗,同时兼烧青瓷、白瓷、色釉瓷和五彩瓷等,其中生产外销瓷尤以平和县的南胜、五寨地区最为集中且最具代表性。

形体轮廓:漳窑米黄色器物形体轮廓线简练洒脱,疏朗生动,带有唐宋时期定窑的遗风。器物口沿宽平或基本呈直角,圈足多外撇,形体浅、宽,使造型更显得古拙、敦厚。制作除采用快轮成型外,还有模制和手制。

装饰工艺:器物装饰运用了拍印、刻划、堆贴、透雕、镂雕、彩绘等多种工艺手段,植根于传统而有创新,弥补了产品自身缺少层次变化和节奏感、单调雷同等不足,使单色釉瓷器面貌丰富多采。

纹饰款识:漳窑纹饰有弦纹、回纹、钱纹、蕉叶纹、如意纹、云雷纹、卷草纹、动物纹、兽面纹、八卦纹、铺首纹、博古纹、文章诗词、山水人物纹、洞石花卉纹等。其较少带有款识,如有款识则一般落在器底或腹面,有釉上书写、釉下模印和刻画几种,内容有纪年、寄托、花押吉语、商号和供养款等。

器型:在器型上,漳窑米黄色器物大部分为陈设器和文具用品,如樽、瓶、觚、鼎、炉、花盆、人物、道佛像、仿生雕塑品和水注、笔洗、笔架、砚等,也有少量的罐、盘、碗等日用器。

福建漳州地区出现原始瓷器的历史可上溯到青铜器时代;至宋元时期,漳州已成为福建地区贸易陶瓷(即外销瓷)的重要产地之一。已发现的50处漳州地区明清时期窑址,毗临九龙江北溪的狭长地带绵延数十里,在窑址发现的窑炉、作坊和村落遗址,可见曾经千百水碓、漫野窑烟的盛景。明清时期的漳州月港更是名闻海内外的商港;便利的交通使瓷业生产呈现一派日臻发达的势头,形成了与德化瓷相媲美的窑业体系。

明清时期,漳州生产瓷器中最早的是一种被称作“漳窑”或“漳瓷”的白釉米色器小开片瓷器。曾作为地方贡品进献朝廷,并远销海外,被广为珍藏。

2009年5月31日,“漳窑(米黄色瓷)传统制作技艺”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漳窑 相关地区

漳州特产推荐更多>
福建特产推荐更多>